威尔逊之路

分类: Ernest. Henry. Wilson 发布于:2010-4-25 10:00 ė3705次浏览
1899年,园艺学者威尔逊接受英国维奇花木公司派遣,开始他的中国西部之行。从1899年至1911年,他多次到中国收集植物,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前后12年里,他收集了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带到了西方,被西方人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是20世纪初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和园艺学家。1899年~1918年,他先后受聘于英国维切园艺公司和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并到中国采集植物种子或标本,科学界将威尔逊当年的考察路线称为威尔逊之路。威尔逊提出了“中国——园林之母”的著名论断,对西方园林艺术产生了较大影响。
1899年~1911年,威尔逊先后在湖北、重庆和四川进行了长达12年的考察和植物采集活动,之后给西方带回了1500多种原产自中国西部的园艺植物,还有数十万字的考察日记和上千幅照片。
威尔逊在四川省内的考察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走水路,从湖北宜昌乘船溯长江而上到达四川宜宾,再沿岷江经乐山到成都;另一条走陆路,从现在重庆的开县(当年属四川管辖)进入四川,经宣汉、达县、巴中、仪陇、阆中、盐亭、三台、金堂到成都。
到成都后,从两个方向进入川西,一是成都、什邡、绵竹、北川、平武、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返成都;另一条是都江堰、卧龙、小金、丹巴、康定、泸定、汉源、乐山返成都。

[他发现了什么]
二十世纪初,西方著名的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尔威尔逊先后4次到中国西部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并将1593份植物种子带到西方。在采集植物标本的同时,他拍摄了800多张百年老照片,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1929年,他的专著《中国,园林之母》一书出版发行,记录了他长期在中国西部从事植物收集活动的经历。

[沿途]
大瓦山
威尔逊是植物学家,他对大瓦山的植物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杜鹃。他这样写到:“那里的杜鹃花数不胜数,杜鹃灌丛大小各异,许多杜鹃高达30英尺,直径粗大。大量的杜鹃花铺天盖地,几乎把树叶都覆盖了。”“在登山的途中,我采集了16个杜鹃树种,它们包括小到4至6英寸高,大30多英尺高的不同种类。
湖北宜昌
1910年2月,已数次到过中国的威尔逊从上海出发,沿长江乘坐木帆船经过4个多月的航行,于6月处抵达湖北宜昌,准备寻找一种罕见的植物——中华鸽子树,这是与大熊猫同时期遗存的古老植物,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也是优良的观赏植物。
九眼桥
100年前,威尔逊来到了九眼桥锦江边,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座看似简陋的石桥很长,中间高两头低。桥下停满了乌篷船,桥两头瓦房,从桥上密集的棚子来看,当时应该是很热闹。河边,一个戴着斗篷的人,正在河中洗藕。威尔逊把这里称为“马可·波罗桥”,这座桥始建于1593年,因为桥下有9个拱桥洞,故称作九眼桥。

[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威尔逊在著名的“茶马古道”(雅安至康定)上看到年轻的中国工人背负巨大的茶包连续步行近20天,最重的茶包竟达280斤,许多工人由于劳累过度,只活到30多岁便死去,让威尔逊感叹“这是最残忍的劳动”,而如今雅安至康定已修起高速公路,来往一趟只需数小时。让西方人自己来走一走,对比下自己先辈拍摄的照片,可以让西方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西部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发现熊猫]
1865年,法国神甫爱尔兰德·戴维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翻越大瓮岭,来到邛崃山脉中段一个叫邓池沟(今四川省西部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的地方。
在上山采集标本回来的路上,戴维在猎人李庄主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动物皮毛。戴维给这个神秘动物临时起了个名字叫“白熊”。
而这只“白熊”就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0http://blooge.cn/ernest-henry-wilson/wilson-travels.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