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草属 Kobresia Willd. (Cype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9-9-9 21:54 ė242次浏览
28. 嵩草属 Kobresia Willd.
名称文献:Willd. Sp. Pl. 4: 205. 1805; Endl. Gen. lll. 1837; Steud.Synops. Cyper. 246. 1855; Bocklr. in Linnaea 39: 2. 1875; C. Clarke in Journ. Linn. Soc. Bot. 20: 376. 1883 (ampl.) et in Hook . f., Fl. Brit. Ind. 6: 694. 1894;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1071. 1883; Pax in Engl. u Prantl, Pflanzenfam. 2, 2: 122. 1887;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33. 1909; Serg. in Kom. Fl. USSR, 3: 105. 1935; Grubov, Pl. Cent. Asia 3: 36. 1976; 西藏植物志, 5: 370. 1987; 横断山区维管植物 下册, 2342. 1994.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或部而匍匐。秆密丛生,直立,三棱形或圆柱形,基部具或疏或密的宿存叶鞘。叶基生,较少秆生,平张或边缘外卷呈线形。小穗多数或单1顶生,如为多数则组成穗状花序或穗状圆锥花序,两性或单性,后者为雌雄同株异序或异株,含多数支小穗;支小穗单性或两性,单性者仅含1朵雄花或1朵雌花,两性者通常为雄雌顺序,即在基部1朵雌花之上具1至若干朵雄花;雄花具1枚鳞片,雄蕊2-3枚生于鳞片腋内;雌花亦具1枚鳞片,1枚由两枚小苞片愈合而成的先出叶生于鳞片腋内并与之对生,雌蕊1枚被先出叶所包;子房上位,柱头2-3个。果为小坚果,三棱形、双凸状或平凸状,完全或不完全为先出叶所包。退化小穗轴通常存在于雌性支小穗之中。
产地分布:本属的模式种:薹穗嵩草K. caricina Willd.
产地分布:全属70余种;分布于中国、锡金、尼泊尔、印度北部、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哈萨克斯坦(中亚地区)、格鲁吉亚(高加索)、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吉尔吉斯(天山)、俄罗斯(阿尔泰山和西西伯利亚)、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洲。我国有59种,4变种。集中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区。这些地区是本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
检索表
1
花序为开展或紧缩的穗状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由多数或少数小穗组成;小穗含若干个支小穗,通常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雌性或雄雌顺序 (1. 嵩草组 Sect. Kobresia)。
1
花序简单穗状,极少基部有短分枝。
23
2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中部、中部以上乃至顶部,因而呈囊状;退化小穗轴如存在则比果长;叶基生与秆生;花序开展或微开展,但不紧缩。
3
2
先出叶边缘分离至基部或近基部;退化小穗轴如存在则甚短于果;叶通常基生;花序紧缩呈穗状。
10
3
枝先出叶不膨大,鞘状,内无毛;先出叶上部密被短柔毛,淡绿色,顶端无喙;根状茎肥厚呈块状;侧生支小穗雌性;退化小穗轴伸出先出叶之外;秆坚挺,粗2-3毫米。
3
枝先出叶膨大,囊状,囊内具1朵雌花;先出叶光滑,极少疏被毛 (K. curticeps (C. B.Clarke) Kukenth. var. gyirongensis Y. C. Yang),顶端具或长或短的喙;根状茎丛生或匍匐,但不肥大。
4
4
退化花被片常存在,1-4枚不等;鳞片、先出叶均为淡褐白色或淡黄褐色,有深褐色短纹。
5
4
退化花被片不存在;鳞片、先出叶为其它颜色,无深色短纹。
6
5
侧生支小穗雌性与雄雌顺序并存于一花序上;花序长5-8毫米;小穗长1-1.5毫米;叶平张,宽2-3毫米。
5
侧生支小穗全部雌性;花序较小,长1-5厘米;小穗长仅5-7毫米;叶边缘内卷呈线形,宽0.5-1.5毫米。
6
侧生支小穗雄雌顺序;鳞片白色或淡黄白色;先出叶淡绿色,长5-6毫米;叶平张,宽1.5-2毫米。
6
侧生支小穗全部雌性,鳞片和先出叶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
7
7
小穗开展,通常6-10个,排列稀疏;先出叶线状长圆形,长5-5.5毫米;小坚果与先出叶同形,顶端具长喙。
7
小穗微开展或不开展,少数或多数,排列较密;先出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小坚果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顶端无喙。
8
8
叶边缘内卷呈线形或下部平张,顶端卷曲;秆微作弧形弯曲,柔软;先出叶较小,长3-3.5毫米;退化小穗轴甚扁,两侧具细齿,伸出先出叶之外。
8
叶平张,宽2-4毫米;秆直立,稍坚挺;先出叶较大,长7-8.5毫米;退化小穗轴两侧全缘,不伸出先出叶之外。
9
9
具匍匐根状茎;先出叶淡绿色,有光泽,无毛;叶宽2.5-4毫米。
9
无匍匐根状茎;先出叶下部淡绿色,上部褐色,无光泽,中部以上被短柔毛;叶片宽2-3毫米。
10
根状茎细部而匍匐;小坚果双凸状,卵圆形,基部具部柄,顶端无喙;柱头2个。
10
根状茎短;小坚果三棱形,或三棱形杂以双凸状,基部几无柄或具短柄,顶端具或长或短的喙,极少无喙;柱头3个或2-3个同时存在一花序上。
11
11
叶边缘内卷呈细线形,宽不逾1毫米,腹面有沟。
12
11
叶平张,宽2-6毫米。
14
12
小坚果褐色,成熟时无光泽,三棱形;柱头3个。
12
小坚果褐色或暗褐色,成熟时有光泽,三棱形杂以双凸状;柱头2-3个。
13
13
花序较小,长1-2.5厘米,粗5-7毫米;先出叶长圆形,长3.5-4毫米。
13
花序较大,长2.5-4厘米,粗8-10毫米;先出叶狭披针形,长4-5毫米。
14
侧生支小穗全部为雄雌顺序。
15
14
侧生支小穗全部为雌性或雌性与雄雌顺序并存。
16
15
花序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0-35毫米,粗6-12毫米;小坚果三棱形,成熟时淡灰褐色,顶端收缩成长约0.2-0.3毫米长之短喙;柱头3个。
15
花序圆柱形,长25-35毫米,粗5-7毫米;小坚果三棱形和双凸状或平凸状并存,顶端收缩成长0.7-0.9毫米、圆锥状的长喙;柱头3个和2个并存。
16
侧生支小穗全部为雌性。
17
16
侧生支小穗雌性与雄雌顺序同时存在。
19
17
花序椭圆形或卵形,长8-14毫米,粗约6毫米;小坚果双凸状或平凸状,柱头2个。
17
花序圆柱形或短圆柱形,长30-50毫米,粗5-10毫米;小坚果三棱形或三棱形与平凸状并存;柱头3个或3个与2个并存。
18
18
花序紧密,圆柱形,长30-50毫米,粗6-10毫米;小穗稍多数,彼此之间无间断;小坚果三棱形,柱头3枚;叶长于秆,平张;先出叶长4.5-5.5毫米;秆基部的宿存叶鞘褐色,有光泽。
18
花序疏松,短圆柱形,长约3.2厘米,粗约5毫米;小穗少数,彼此间有间断;小坚果三棱形和平凸状并存,柱头3个或2个;叶短于秆,对折;先出叶长约3.5毫米;秆基部的宿存叶鞘栗褐色,无光泽。
19
花序的轮廓通常为圆锥形,长3.5-6.5厘米,粗1-1.2厘米,黑褐色;秆粗壮,高30-90厘米,粗3-4毫米,基部的宿存叶鞘黑褐色,有光泽。
19
花序的轮廓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形,长不逾5厘米,粗不逾1厘米;秆较纤细,高15-75毫米,粗1-2毫米,基部的宿存叶鞘褐色或黑褐色,无光泽。
20
20
花序的分枝2-3个,全部集生于基部,无梗;先出叶背面的2脊光滑。
20
花序的分枝在4个以上,不集生于基部,至少基部的1-2个有短梗;先出叶背面的2脊粗糙。
21
21
小坚果狭长圆形,顶端收缩成长喙,喙长及果的1/3。
21
小坚果长圆形,顶端收缩成短喙或几无喙。
22
22
花序圆柱形,长3-5厘米,粗5-7毫米,栗褐色;小坚果狭长圆形,长约4毫米,顶端几无喙;秆高20-30厘米。
22
花序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2-3.5厘米,粗7-9毫米,褐色,小坚果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具短喙;秆高30-75厘米。
23
支小穗顶生者雄性,侧生者雄雌顺序,在基部的1枚雌花之上具1至若干朵雄花 (2. 单穗嵩草组 Sect. Elyna (Schrad.) C. B. Clarke)
23
支小穗单性,雌雄异株、雌雄同株异序或同序,如为雌雄同序则顶生的支小穗雄性,侧生的雌性,极少有雄雌顺序(3. 异穗嵩草组 Sect. Hemicarex (Benth.) C. B. Clarke)
24
先出叶边缘分离至基部或仅在1/3以下连合。
25
24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中部乃至顶部呈囊状。
40
25
根状茎细部而匍匐;先出叶厚纸质,小坚果部圆形,双凸状,基部具部柄,顶端无喙;柱头2个。
25
根状茎短;先出叶膜质或纸质;小坚果三棱形,少有三棱形杂以双凸状 (K. lacustris P.C. Li) 基部几无柄,顶端具短喙。
26
26
植株较粗壮,秆坚挺,高30-60厘米,粗2-3毫米;花序较大,长3-6厘米,粗6-10毫米。
27
26
植株较细弱,高2-30厘米,粗1-2毫米;花序较小,长1-4.5厘米,粗2-5.5毫米。
30
27
鳞片顶端具芒;秆基部的宿存叶鞘暗褐色。
28
27
鳞片顶端无芒;秆基部的宿存叶鞘淡褐色。
29
28
花序粗壮,长3-6厘米,粗9-12毫米;先出叶长6-8毫米,背面除具2脊外,尚具数脉;叶平张或对折,宽2-4毫米,柔软。
28
花序较细瘦,长2.5-3厘米,粗6-7毫米;先出叶长4.2-5毫米,背面除2脊外,无脉;叶对折,宽约2毫米,坚挺。
29
花序淡褐色;先出叶顶端截形或圆,背面具1-2脊及1-2脉;小坚果成熟时淡黄绿色,三棱形;柱头3个。
29
花序栗褐色;先出叶顶端尖,背面无脊无脉;小坚果成熟时栗褐色,有光泽,扁三棱形杂以双凸状;柱头2-3个。
30
花序圆柱形或线状圆柱形,长1-4.5厘米,粗2-5毫米。
31
30
花序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形,长8-20毫米,粗3-5.5毫米。
34
31
侧生支小穗内的雌花之上仅具1朵雄花;先出叶边缘在基部1/3以下连合;花序线状圆柱形,粗约2毫米。
31
侧生支小穗内的雌花之上有2朵以上的雄花;先出叶边缘分离几达基部;花序圆柱形,粗3-4毫米。
32
32
鳞片宽椭圆形,先出叶背面无脊无脉;叶平张。
32
鳞片长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先出叶背面具1-2脊;叶对折或边缘内卷。
33
33
叶对折,较坚挺,宽约2毫米;鳞片纸质,中间淡绿色或黄色,两侧褐色,有或无白色膜质边缘;苞片鳞片状,顶端具长芒。
33
叶边缘内卷呈丝状,柔软;鳞片膜质,褐色,中间色淡部分不明显,两侧具宽的白色薄膜质边缘;苞片鳞片状,顶端具突尖。
34
叶边缘内卷呈线形;植株高20-35厘米。
35
34
叶平张或下部对折而上部平张。
37
35
先出叶背面具1-2脊;花序淡锈色。
35
先出叶背面无脊、无脉;花序褐色至栗褐色。
36
36
叶丝状,柔软,宽不及1毫米;秆纤细,粗1-1.5毫米。
36
叶质稍硬,坚挺,宽1-1.5毫米;秆坚挺,质硬,粗2-3毫米。
37
植株较高,通常为20-50厘米;鳞片栗褐色;侧生支小穗含5-8朵花,即在基部的1朵雌花之上具4-7朵雄花。
37
植株低矮,高2-10厘米;鳞片褐色或淡褐色;侧生支小穗含3-5朵花,即在基部的1朵雌花之上具2-4朵雄花。
38
38
小坚果平凸状或双凸状,柱头2个。
38
小坚果三棱形,柱头3个。
39
39
小坚果狭长圆形,顶端逐渐收缩成圆锥状的喙,成熟时褐色或淡褐色;先出叶狭长圆形。
39
小坚果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骤缩成短喙,成熟时暗灰色;先出叶长圆形或椭圆形。
40
雌花具2枚鳞片状退化花被片;鳞片顶端有芒。
40
雌花无退化花被片;鳞片顶端无芒。
41
41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顶部,椭圆形,长5-6毫米;花柱基部膨大呈圆锥状。
41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中部;花柱基部不膨大或稍膨大。
42
42
花序粗壮圆柱形,长2-8厘米,粗7-10毫米;侧生支小穗长8-10毫米;先出叶背面具平滑的不甚明显的2脊,脊间有数细脉。
42
花序细瘦圆柱形或椭圆状圆柱形,长2-3厘米,粗2-3毫米;先出叶背面具粗糙的2脊,脊间无脉。
43
43
花序细瘦圆柱形,长2-3厘米,粗2-3毫米;侧生支小穗长3-4毫米,在基部1朵雌花之上具1 (2) 朵雄花;鳞片淡黄褐色,长2-3毫米。
43
花序椭圆状圆柱形,长2-2.5厘米,粗3毫米;侧生支小穗长7-8毫米,在基部1朵雌花之上具2-3朵雄花;鳞片褐色,长5-6毫米。
44
花雌雄同序。
45
44
花雌雄异株或同株异序。
52
45
侧生支小穗有雌性与雄雌顺序同生于一花序上,后者在基部雌花之上具1-2朵雄花或仅有不育的雄花鳞片;先出叶边缘分离几达基部。
46
45
侧生支小穗全部雌性。
47
46
雄花全部发育,每一鳞片内含3枚雄蕊;先出叶长4.5-4.8毫米;小坚果椭圆形,长2.8-3毫米,顶端收缩成短喙,不伸出先出叶之外;秆稍坚挺,高30-35厘米,粗约1毫米。
46
雄花有部分不育,如为可育,则每一鳞片内含1-2枚雄蕊;先出长2-3毫米;小坚果线状长圆形,长2-2.5毫米;顶端收缩成圆锥状的喙,伸出先出叶之外;秆柔软,高8-25厘米,粗约0.5毫米。
47
先出叶边缘分离几达基部。
48
47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顶部呈囊状。
51
48
叶平张,宽2-3.7毫米。
49
48
叶边缘内卷或对折呈线形,腹面具沟,宽0.5-2毫米。
50
49
花序长圆形,长1.5-2厘米,粗3-4毫米;小坚果成熟后不伸出先出叶之外;雌花鳞片顶端具1-1.5毫米长之芒;叶微弯作镰形。
49
花序线状圆柱形,长2-4厘米,粗约2毫米;小坚果成熟后伸出先出叶之外;雌花鳞片顶端无芒或仅有短尖;叶片不弯作镰形。
50
垫状草本,秆高1-3.5厘米;花序椭圆形,长3-5毫米,有5-7朵花;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2毫米,顶端几无喙;叶边缘内卷呈线形,坚挺,宽约0.5毫米。
50
丛生草本,秆高10-35厘米;花序线状圆柱形或圆柱形,长1.7-7厘米,具多数密生的花;先出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6.7毫米;小坚果线状长圆形,顶端具0.5-1毫米长之喙;叶对折,柔软,宽1-2毫米。
51
花序线形,长3.5-8.5厘米,具多数花;小坚果顶端具长喙,不伸出或者伸出先出叶之外;退化小穗轴短于果。
51
花序长圆形,长2-3厘米,具10余朵花;小坚果顶端几无喙;退化小穗轴长于果。
52
花雌雄同株异序,即雌性植株与雄性植株共同生于一植丛内;秆与叶均纤细如发;小坚果顶端无喙。
52
花雌雄异株。
53
53
先出叶边缘分离几达基部。
54
53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中部乃至顶部呈囊状。
56
54
植株高30-45厘米;雌花序线状圆柱形,长6-7厘米,粗3-6毫米;先出叶狭椭圆形,长4-5.5毫米;叶对折,线形,宽1-2毫米。
54
植株矮小,一般高10-20厘米。
55
55
雌花序线形,长1.5-2.5厘米,粗约2毫米;先出叶长圆形,长1.8-2.5毫米,稍短于果或与果近等长;叶平张,宽1-3毫米。
55
雌花序卵状长圆形,长约1.2厘米,粗约3毫米;先出叶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长于果;叶边缘内卷呈线形,宽约0.5毫米。
56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中部,三角状卵形,肿胀,获纸质,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小坚果三角状卵形,三棱形,棱凸起,棱面凹陷;雌花序卵形或长圆形,长约1厘米,具少数花;植丛矮小,高仅2-4厘米。
56
先出叶边缘连合至顶部;雌花序线形、线状圆柱形或圆柱形;小坚果与植丛均不为上述情况。
57
57
叶平张,宽2-3毫米;先出叶线状长圆形,长2.5-3毫米。
57
叶边缘内卷呈线形;先出叶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5-3.5毫米。
58
58
小坚果顶端收缩成长喙,雌花序褐色至栗褐色。
58
小坚果顶端无喙;雌花序淡褐色。
《中国植物志》第12卷(2000)
0http://blooge.cn/flora/10270.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