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属 Chrysosplenium Tourn. ex L. (Saxifrag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5-6-17 7:36 ė221次浏览
13. 金腰属――Chrysosplenium Tourn. ex L.
名称文献:L. Sp. Pl. ed. 1. 1: 398. 1753 et Gen. Pl. ed. 5. 189. 1754: DC. Prodr. 4: 48. 1830; Benth. et Hook. f. Gen. Pl. 1: 638. 1865;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3:340. 1877 et in ibid. 27: 467. 1881: Franch. in Nouv. Arch. Mus. Hist. Nat. Paris ser. 3. 2:97. 1890 et in ibid. 3: 1. 1891; Engl. in 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3(2a): 64. 1890 et in ibid. ed. 2. 18a: 162 1928; Hara in Journ. Fac. Sci. Univ. Tokyo Bot. 7: 9. 1957;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Sin. 24 (2): 82. 1986.
形态特征:多年生小草本,通常具鞭旬枝或鳞茎。单叶,互生或对生,具柄,无托叶。通常为聚伞花序,围有苞叶,稀单花;花小型,绿色、黄色、白色或带紫色;托杯内壁通常多少与子房愈合;萼片4,稀5,在芽中覆瓦状排列;无花瓣,花盘极不明显或无,或明显(4)8裂,有时其周围具褐色乳头状突起;雄蕊8(10)或4;花丝钻形,花药2室,侧裂,花粉粒微细,具3拟孔沟,并具华美网纹;2心皮通常中下部合生,子房近上位、半下位或近下位,1室,胚珠多数,具2侧膜胎座,花柱2,离生,柱头具斑点。蒴果之2果瓣近等大或明显不等大;种子多数,卵球形至椭圆球形,有时光滑无毛,有时具微乳头状突起、微柔毛或微瘤突,有时具纵肋,肋上具横纹、乳头状突起或微瘤突等。染色体2n=18,22,24,36,42,48,96。 属的后选模式种:Chrysosplenium oppositifolium L.
产地分布:有65种,亚、欧、非、美四洲均有分布,但主产亚洲温带。生于海拨450-4 800米的林下、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生碎石隙。我国有35种,南北均产,主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
检索表
1
叶互生,或仅具茎生叶1枚,或无茎生叶。
2
1
叶对生。
25
2
种子光滑无毛。
3
2
种子具微乳头突起或微柔毛。
14
3
花盘极不明显或无。
4
3
花盘明显8裂。
11
4
叶片肾形。
5
4
叶片非肾形。
9
5
无鞭匐枝。
6
5
具鞭匐枝。
7
6
通常较高大,植株高达20厘米以上;茎仅于近叶腋部具褐色柔毛和乳头突起,他处则光滑无毛,具叶1枚;基生叶具15-26浅齿,茎生叶具22-29齿,齿多数不叠接;萼片在花期近开展。
6
通常较短小,植株高不过10厘米;茎疏生褐色柔毛或乳头突起,通常无叶;基生叶具7-15浅齿;萼片在花期直立。
7
无鳞茎;鞭匐枝通常在地下,具鳞片状叶(边缘具柔毛);基生叶腹面疏生柔毛;茎生叶通常1枚,多少具柔毛;苞叶卵形、近阔卵形至扁圆形。
7
地下具1鳞茎;鞭匐枝在地上,无毛;叶片无毛;苞叶肾形至阔卵形,或卵形至圆状心形。
8
8
叶片、苞叶和萼片无明显之褐色单宁质斑纹;苞叶肾形至阔卵形;聚伞花序具6-15花。
8
叶片、苞叶和萼片均具明显之褐色单宁质斑纹;苞叶卵形至圆状心形;单花生于茎顶,或聚伞花序具2-3花。
9
茎中上部之叶片披针形至狭倒披针形;萼片先端微凹,花柱和果瓣藏于萼内,不外露。
9
茎中上部之叶片倒阔卵形或阔卵形;萼片先端钝,非微凹;花柱或果瓣,其一部分可露出萼外。
10
10
茎中上部之叶片倒阔卵形,边缘具5圆齿;雄蕊长1.6-2.2毫米,露出萼外。
10
茎中上部之叶片阔卵形,边缘具6圆齿;雄蕊长1-1.5毫米,不露出萼外。
11
无不育枝;叶片肾形、扁圆状肾形或近肾形。
12
11
不育枝出自花茎叶腋;茎下部叶鳞片状,中上部叶阔卵形至卵形,或近匙形至倒阔卵形。
13
12
植株高8.5-32.7厘米;茎无毛;茎生叶之叶片两面无毛;萼片通常全缘,稀具不规则齿。
12
植株高5-6.3厘米;茎被褐色卷曲柔毛;茎生叶之叶片两面疏生褐色柔毛;萼片全缘。
13
茎上部叶阔卵形至卵形,基部圆状宽楔形;单花腋生,或疏聚伞花序;花梗纤细,长达1.9厘米;萼片在花期开展,近扁菱形。
13
茎上部叶近匙形至倒阔卵形,基部楔形;聚伞花序具7-10花;花梗较短,长不过7毫米;萼片在花期直立,扁圆形。
14
花盘极不明显或无;子房通常半下位。
15
14
有花盘;如花盘退化,其周围必密生褐色乳头突起;子房近下位,或有时半下位。
18
15
茎无毛;基生叶肾形至圆状肾形,边缘具5-9浅齿(齿先端微凹,凹处具1褐色小疣点),两面无毛或与边缘均疏生褐色柔毛;茎生叶1枚或无;种子密生褐色乳头突起。
15
茎被褐色柔毛;基生叶阔卵形至近圆形,或倒卵形至椭圆形,或长圆形。
16
16
无不育枝;基生叶近椭圆形,边缘具20-36圆齿(有时不甚明显);雄蕊低于萼片;果喙长约0.5毫米。
16
不育枝出自茎基部叶腋;基生叶边缘具(7-9-)13-17圆齿,或全缘至具微波状小圆齿;雄蕊与萼片近等高或明显高出萼片;果喙较长,约为1毫米或3-4毫米。
17
17
基生叶阔卵形至近阔椭圆形,长(0.5-)2.1-4.2厘米,宽(0.7-)2-3.7厘米,边缘具(7-9-)13-17圆齿,基部通常近截形至稍心形,两面(沿脉)和边缘均具褐色长柔毛;萼片通常近圆形,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与萼片近等高,长1-2毫米;果喙长约1毫米。
17
基生叶倒卵形,长2.3-19厘米,宽1.3-11.5厘米,先端钝圆,全缘或具微波状小圆齿,基部楔形,腹面疏生褐色柔毛,背面无毛;萼片近卵形至阔卵形,先端微凹;雄蕊明显高出萼片,长4-6.5毫米;果喙长3-4毫米。
18
花盘通常8裂,稀4裂,其周围无褐色乳头突起;子房半下位或近下位;种子具微乳头突起或柔毛。
19
18
花盘通常退化,其周围密生褐色乳头突起;子房通常近下位;种子具微乳头突起。
23
19
茎多少具褐色柔毛;叶片近圆形,或圆状肾形至肾形,叶柄基部具褐色柔毛。
20
19
茎无毛;基生叶肾形至圆状肾形,或阔卵形至近肾形,茎生叶近扁圆形或阔卵形,叶柄无毛。
22
20
植株高约27厘米;基生叶具褐色单宁质斑点,大型,叶片长2.3-8.5厘米,宽2.4-8.5厘米,边缘波状或具34-37圆齿(齿缘具无色狭边),两面无毛;叶柄长2.5-14厘米;花较大,直径5-6毫米。
20
植株高8-15.5厘米;基生叶较小,叶片长0.6-2.2厘米,宽0.9-2.5厘米,边缘具15-17浅齿或不明显之圆齿,腹面疏生柔毛,背面无毛;叶柄长1.5-8厘米;花较小,直径约3毫米。
21
21
茎疏生柔毛;叶片边缘具浅齿,背面近无毛;花序分枝疏生柔毛;雄蕊通常4,稀8或2,花盘通常4裂。
21
茎基部疏生柔毛,以上无毛;基生叶边缘具不明显波状圆齿,背面无毛;花序分枝无毛;雄蕊8;花盘非4裂。
22
鞭匐枝出自基生叶腋;基生叶肾形至圆状肾形,边缘具12-18钝齿,腹面疏生柔毛,茎生叶近扁圆形,边缘具5钝齿;花序分枝和花梗无毛;种子具极少微柔毛。
22
无鞭匐枝;基生叶阔卵形至近肾形,边缘具8圆齿(齿通常相互叠接),两面无毛,茎生叶通常近阔卵形,边缘具7-8圆齿;花序分枝和花梗多少具褐色乳头突起;种子密被微乳头突起。
23
具不育枝,无鞭匐枝;基生叶卵形、阔卵形至近椭圆形,先端钝圆,边缘具9-17波状圆齿,基部通常宽楔形,稀稍心形,两面和边缘具褐色柔毛;茎生叶阔卵形、扇形至椭圆形,边缘具5-9圆齿(齿先端钝圆),基部楔形。
23
无不育枝,有时具鞭匐枝;无基生叶;茎生叶近肾形,或近扇形至近半圆形,边缘具7-9浅齿(齿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宽楔形至截形。
24
24
无鞭匐枝;叶片近肾形,边缘具9浅齿,基部心形,两面和边缘均具褐色柔毛;苞叶近肾形至近扁圆形,两面无毛;花盘8裂,其周围疏生褐色乳头突起。
24
鞭匐枝出自茎下部叶腋;叶片近扇形至近半圆形,边缘具7-9浅齿,基部宽楔形至截形,腹面近叶柄处和齿间弯缺处具褐色柔毛和乳头突起;苞叶扇形至近半圆形,腹面近柄处具褐色柔毛;花盘退化,稍有痕迹,其周围密生1圈褐色乳头突起。
25
蒴果先端非平截状,2果瓣近等大,近直立或叉开。
26
25
蒴果之2果瓣明显不等大(其夹角在90°左右),或先端平截而微凹,2果瓣近等大且水平状叉开。
27
26
茎和叶片无毛,有时仅于叶片腹面或叶腋疏生褐色乳头突起;种子无波状横纹。
26
茎和叶片疏生柔毛;种子具波状横纹。
27
蒴果之2果瓣明显不等大(其夹角在90°左右)。
28
27
蒴果先端近平截而微凹,2果瓣近等大,近水平状叉开;花盘明显8裂,其周围疏生褐色乳头突起;子房近下位。
31
28
种子具纵沟和纵肋,肋上具微乳头突起。
28
种子具微乳头突起或微柔毛。
29
29
花盘明显;子房通常半下位;种子具微乳头突起或微柔毛。
29
花盘极不明显或无;子房半下位或近上位;种子具微乳头突起。
30
30
不育枝顶生叶片有时背面具褐色乳头突起;花茎、花序分枝、花梗、茎生叶和苞叶均无毛。
30
不育枝顶生叶片背面无褐色乳头突起;花茎、花序分枝及花梗疏疏生褐色柔毛;茎生叶和苞片两面无毛,边缘多少具睫毛。
31
花茎疏生褐色柔毛,茎生叶腹面疏生褐色柔毛;种子光滑无毛。
31
花茎无毛或具褐色乳头突起;茎生叶腹面无毛或具褐色乳头突起;种子具纵肋13-16条,肋上有横纹(C. lixanense之种子未见,暂除外)。
32
32
茎生叶两面疏生褐色乳头突起;花单性,雌雄异株,雌花无雄蕊,花盘8裂,其周围疏生褐色乳头突起,雄花之雌蕊退化,花盘周围无褐色乳头突起。
32
茎生叶腹面无毛,亦无褐色乳头突起;花两性。
33
33
鞭匐枝出自叶腋,无毛;茎生叶边缘具7-9明显钝齿。
33
无鞭匐枝,茎生叶边缘具7-12不明显之圆齿。
34
34
茎生叶阔卵形;近圆形至扇形,背面疏生褐色乳头突起;苞叶背面疏生褐色乳头突起;萼片近扁圆形,先端微凹,凹处具1褐色乳头突起。
34
茎生叶近肾形至扁圆形,背面无毛,亦无褐色乳头突起;苞叶背面无毛,亦无褐色乳头突起;萼片阔卵形至扁圆形,先端急尖至钝圆。
《中国植物志》第34(2)卷(1992)
0http://blooge.cn/flora/10427.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