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葳科 Bignon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3-1 22:14
ė321次浏览
紫葳科――BIGNONIACEAE
形态特征: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稀为草本;常具有各式卷须及气生根。叶对生、互生或轮生,单叶或羽叶复叶,稀掌状复叶;顶生小叶或叶轴有时呈卷须状,卷须顶端有时变为钩状或为吸盘而攀援它物;无托叶或具叶状假托叶;叶柄基部或脉腋处常有腺体。花两性,左右对称,通常大而美丽,组成顶生、腋生的聚伞花序、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或总状式簇生,稀老茎生花(Mayodendrom);苞片及小苞片存在或早落。花萼钟状、筒状,平截,或具2-5齿,或具钻状腺齿。花冠合瓣,钟状或漏斗状,常二唇形,5裂,裂片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能育雄蕊通常4枚,具1枚后方退化雄蕊,有时能育雄蕊2枚,具或木具3枚退化雄蕊,稀5枚雄蕊均能育,着生于花冠筒上。花盘存在,环状,肉质。子房上位,2室稀1室,或因隔膜发达而成4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胚珠多数,叠生;花柱丝状,柱头2唇形。蒴果,室间或室背开裂,形状各异,光滑或具刺,通常下垂,稀为肉质不开裂;隔膜各式,圆柱状、板状增.厚,稀为十字形(横切面),与果瓣平行或垂直。种子通常具翅或两端有束毛,薄膜质,极多数,无胚乳。
产地分布:约120属,650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少数种类延伸到温带,但欧洲、新西兰不产。我国有12属,约35种,南北均产,但大部分种类集中于南方各省区;引进栽培的有16属,19种。中南半岛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台湾集中了绝大部分热带种属,而梓属Catalpa Scop.却分布于东亚及北美,另外,中亚至东亚的特有属角篙属Incarvillea Juss.在我国亚热带高山十分发育,占有12种之多。紫葳科的所有成员从热带马来西亚,通过中南半岛及印度次大陆来到我国亚热带高山,在体态上出现了特化现象―草本体态。
功能用途:本科绝大多数种属都具有鲜艳夺目大而美丽的花朵,以及各式各样奇特的果实形状,在世界各国植物园栽培,为观赏、风景及行道树种,并且为热带理想的遮荫藤架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的茎、叶、花、种子入药,可治心绞痛。灰揪Catalpa fargesii为国产优良木材,同时也是理想的造林树种。
检索表
1
子房2室;蒴果开裂;种子具翅。
2
3
1回羽状复叶;藤本或藤状灌木;蒴果线形、椭圆形,扁平;隔膜薄。
4
3
2-3回羽状复叶;乔木。
6
4
小叶2-5枚;粗大木质藤本。
5
7
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能育雄蕊4;种子具有膜质透明翅。
8
8
花萼钟状。
9
8
花萼佛焰苞状。
16
9
乔木或灌木;1-3回羽状复叶。
10
9
藤本或草本。
15
10
种子具翅;叶轴通常无翅。
11
11
蒴果狭长,圆柱形、线形或狭长圆形;叶为1回羽状复叶(菜豆树属有的种具2回羽状复叶),叶轴无翅。
12
12
花大型,花冠直径1.5-4厘米;花萼亦大,宽1-2厘米。
13
12
花小型,花冠喉部直径不足1厘米;花萼小,直径不足1厘米。
14
《中国植物志》第69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