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 Crucifer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4-8-7 13:13
ė419次浏览
十字花科――CRUCIFERAE
形态特征: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常具有一种含黑芥子硫苷酸 (Myrosin) 的细胞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辛辣气味,多数是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植株具有各式的毛,毛为单毛、分枝毛、星状毛或腺毛,也有无毛的。根有时膨大成肥厚的块根。茎直立或铺散,有时茎短缩,它的形态在本科中变化较大。叶有二型:基生叶呈旋叠状或莲座状;茎生叶通常互生,有柄或无柄,单叶全缘、有齿或分裂,基部有时抱茎或半抱茎,有时呈各式深浅不等的羽状分裂(如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通常无托叶。花整齐,两性,少有退化成单性的;花多数聚集成一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偶有单生的,当花刚开放时,花序近似伞房状,以后花序轴逐渐伸长而呈总状花序,每花下无苞或有苞;萼片4片,分离,排成2轮,直立或开展,有时基部呈囊状;花瓣4片,分离,成十字形排列,花瓣白色、黄色、粉红色、淡紫色、淡紫红色或紫色,基部有时具爪,少数种类花瓣退化或缺少,有的花瓣不等大;雄蕊通常6个,也排列成2轮,外轮的2个,具较短的花丝,内轮的4个,具较长的花丝,这种4个长2个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taradynamous stamen),有时雄蕊退化至4个或2个,或多至16个,花丝有时成对连合,有时向基部加宽或扩大呈翅状;在花丝基部常具蜜腺,在短雄蕊基部周围的,称“侧蜜腺”,在2个长雄蕊基部外围或中间的,称“中蜜腺”,有时无中蜜腺;雌蕊1个,子房上位,由于假隔膜的形成,子房2室,少数无假隔膜时,子房1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个,排列成1或2行,生在胎座框上,形成侧膜胎座,花柱短或缺,柱头单一或2裂。果实为长角果 (siliqua) 或短角果 (silicula) ,有翅或无翅,有刺或无刺,或有其他附属物;角果成熟后自下而上成2果瓣开裂,也有成4果瓣开裂的;有的角果成一节一节地横断分裂,每节有1个种子,有的种类果实迟裂或不裂;有的果实变为坚果状;果瓣扁平或突起、或呈舟状,无脉或有1-3脉;少数顶端具或长或短的喙。种子一般较小,表面光滑或具纹理,边缘有翅或无翅,有的湿时发粘,无胚乳;子叶与胚根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有3种:(1) 子叶缘倚胚根或称子叶直叠(accumbent);(2) 子叶背倚胚根或称子叶横 (incumbent) ;(3) 子叶对折(conduplicate) 。
形态特征:本科模式属:芸苔属 Brassica L.
产地分布:全世界有300属以上,约3 200种,主要产地为北温带,尤以地中海区域分布较多。我国有95属、425种、124变种和9个变型,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西北、东北高山区及丘陵地带为多,平原及沿海地区较少。
功能用途:十字花科是一个经济价值较大的科,其中如芸苔属和萝卜属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或作辛辣调味品;有的种类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有的是观赏植物;也有的可用作染料、野菜或饲料。
检索表
1
复叶。
2
1
单叶。
5
2
草本有根状茎、鳞茎或珠芽;花紫色或白色;种子1行。
3
2
草本无根状茎、鳞茎或珠芽;花多为白色;种子1-2行。
4
5
叶羽状半裂、深裂、全裂或大头羽裂。
6
5
叶全缘或有锯齿。
33
6
短角果。
7
6
长角果。
19
7
果实不分2节;基生叶及根皆普通大。
8
8
果实2裂,纵裂成2果瓣,各含1种子。
9
8
果实非2裂,开裂或不裂。
10
10
短角果开裂或微开裂。
11
10
短角果不裂。
17
11
总状花序有苞片。
12
11
总状花序无苞片。
13
13
短角果顶端圆形,不成翅状,2室,每室有少数至多数种子;花瓣存在;雄蕊6个。
14
14
短角果其他形状。
15
15
植株具单毛或无毛。
16
17
短角果纺锤形或横卵形,无网状皱纹。
18
19
叶为大头羽裂、一回羽状半裂、深裂或全裂。
20
20
叶为大头羽裂。
21
20
叶为羽状半裂、浅裂或深裂。
28
21
花白色、淡红色或紫色。
22
21
花黄色或乳黄色,少有白色。
24
22
花大,直径10-20毫米,白色、淡红色或紫色;内萼片基部稍成或成囊状;全株无毛或有单毛。
23
24
种子1行。
25
25
长角果无喙。
26
25
长角果有喙。
27
28
长角果不成念珠状,纵裂、迟裂或不裂。
29
29
植株具单毛或无毛;花黄色或污黄色。
30
29
植株无毛或有单毛,分叉毛或腺毛;花白色、粉红色或紫色。
31
31
长角果线形或长圆状线形;叶为羽状裂;雄蕊花丝无附属物。
32
33
植株无毛或有单毛(离子芥属 Chorispora 还有腺毛。)
34
33
植株有单毛及分叉毛或星状毛。
70
34
长角果。
35
34
短角果。
47
35
茎短缩或茎部无叶。
36
35
茎伸长。
38
36
直立植物,无宿存叶柄;花葶多数,具单花,或成总状花序;花白色;雄蕊6个皆发育。
37
38
长角果纵裂;植株无腺毛。
39
39
茎具粉霜或蓝绿色;茎生叶抱茎或近抱茎。
40
39
茎不具粉霜;茎生叶不抱茎。
42
40
长角果线形或圆柱形;花白色或淡黄色;外萼片成囊状;植株高超过10厘米。
41
42
长雄蕊每2个合生。
43
42
雄蕊离生。
44
44
花紫色、粉红色或白色;花成总状花序,无苞片,或花单生。
45
44
花白色或黄色。
46
47
短角果不裂。
48
47
短角果开裂。
56
48
子房1室。
49
48
子房2室。
54
49
短角果其他形状;雄蕊离生;植株无毛或有单毛。
50
50
茎伸长。
51
51
基生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茎生叶抱茎,皆非肉质;总状花序无苞片;花黄色。
52
52
短角果线形、椭圆形至近球形,无毛至微有毛;果梗外折;种子1个,长圆形。
53
54
短角果横卵形,2室。
55
56
短角果纵裂。
57
57
果瓣有凸出物。
58
57
果瓣无凸出物。
59
59
短角果无翅。
60
60
高大草本,高达90厘米。
61
60
中等大或小草本,高1.5-60厘米。
62
62
总状花序有苞片。
63
62
总状花序无苞片。
65
63
短角果果瓣的中脉细或稍隆起;胎座框具窄边缘;有短花柱;长雄蕊花丝无齿,也不加宽。
64
65
短角果无翅。
66
65
短角果有翅。
68
66
短角果其他形状,茎上部叶不抱茎。
67
68
花瓣大小相等。
69
70
长角果。
71
70
短角果。
94
71
植株有2节贴生毛。
72
71
植株无2节贴生毛。
73
73
植株有腺毛。
74
73
植株无腺毛。
77
74
长雄蕊离生,花丝有齿或无齿;,内萼片基部成囊状。
75
75
长角果长圆形,有柔毛或腺毛;叶有齿枯近全缘或全缘。
76
77
长角果不成念珠状。
78
78
长角果无雌蕊柄;茎分枝或不分枝;雄蕊内藏。
79
79
长角果不裂或迟裂。
80
79
长角果开裂。
85
80
花白色、粉红色、紫色或带黄色;长雄蕊离生。
81
81
叶匙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其他形状,全缘、有深锯齿至羽状半裂;长角果迟纵裂,不缢缩。
82
82
内萼片基部囊状;花瓣具长爪。
83
82
内萼片基部不成囊状;花瓣具短爪。
84
85
长角果顶端无凸出角状物。
86
86
全株有分叉毛及星状毛。
87
86
全株无星状毛。
90
87
长角果无毛。
88
87
长角果有星状毛或丁字毛。
89
90
花白色、粉红色或紫色。
91
90
花黄色、桔黄色或带紫色。
93
91
总状花序无或有苞片,顶生或腋生;花白色、粉红色或紫色。
92
94
短角果不裂。
95
94
短角果开裂。
101
95
短角果成坚果状。
96
95
短角果不成坚果状。
98
96
花白色;萼片离生,内萼片基部不成或稍成囊状。
97
98
一年、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不超过60厘米;茎直立或近直立;雄蕊花丝不加宽或稍加宽,中实。
99
99
全株无星状毛;花瓣不裂;雄蕊花丝无齿,也不加宽。
100
101
茎无丁字毛。
102
102
茎有星状毛。
103
102
茎无星状毛。
105
103
雄蕊花丝无齿也无翅;短角果无扁平边缘。
104
105
茎生叶有或无,存在时不抱茎。
106
106
短角果其他形状,果瓣平或凸出,无毛或有毛,有短喙;花梗直立或上升;花药黄色。
107
107
总状花序短或头状;叶肉质或近此。
108
《中国植物志》第33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