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舌草(原变种) Goniolimon speciosum var. speciosum (Plumbagin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2-6-7 8:40
ė132次浏览
1a.驼舌草(原变种)
名称文献:var. speciosum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叶基生,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至卵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6厘米,宽1-3厘米,少有更大,先端常为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而下延成两侧具绿色边带的宽扁叶柄,两面显被钙质颗粒(尤以下表面为多),网脉通常不显。花序呈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轴下部圆柱状,通常在上半部(有时也可由下部)作2-3回分枝,主轴在分枝以上处以及各分枝上有明显的棱或窄翅而呈二棱形或三棱形;穗状花序列于各级分枝的上部和顶端,由5-9(11)个小穗排成紧密的覆瓦状二列而成;小穗含2-4花;外苞长约7-8毫米,宽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先端具一宽厚渐尖的草质硬尖,第一内苞与外苞相似,但先端常具2-3硬尖;萼长(6)7-8毫米,萼筒直径约1毫米,几全部(有时上半部只在脉上)或下半部被毛,萼檐裂片无齿牙,先端钝或略近急尖,有时具不明显的间生小裂片,脉常紫褐色(有时变褐色或黄褐色),不达于萼檐中部;花冠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产地分布:产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和新疆(北部);生于草原地带的山坡或平原上。蒙古、苏联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瑞典栽培的植株(来源于鞑靼地区引去的种子)。
《中国植物志》第60(1)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