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胡颓子(原变种) Elaeagnus bockii Diels var. bockii (Elaeagn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6-5-15 20:43 ė177次浏览
四川胡颓子21a.长叶胡颓子(原变种)
名称文献:Elaeagnus bockii Diels var. bockii
名称文献:Elaeagnus davidii Franch., Pl. david. 2; 115 1888; Serv. in Bot. Centralbl. Beih. 25:. 65. 1909.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0.9-1.2米,具刺,刺细弱,长10毫米;枝纤细,密分枝,幼枝锈色,被鳞片,老枝鳞片脱落。叶小,革质,椭圆形,长1.7-2.5厘米,宽0.9-1.1厘米,顶端圆形,稀钝尖,上面散生鳞片,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侧脉4对,上面略明显,下面不显著;叶柄纤细、锈色,长2-3毫米。花小,银白色,开展,具鳞片,单生或成对生于小枝上易脱落的苞片内;花梗极短,长1.5毫米;萼筒短,圆筒状钟形,长3毫米,在裂片下面略扩展,在子房上圆形急骤收缩,裂片宽卵形,两面被银白色和散生锈色鳞片,包围子房的萼管椭圆形,密被红色鳞片,长3毫米;雄蕊的花丝极短,为花药的112倍,花药椭圆形;花柱直立,密被柔毛,顶端弯曲,达花药中部。果实未见。”
形态特征:常绿直立灌木,高1-3米;通常具粗壮的刺;小枝开展成45度的角,幼枝密被锈色或褐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带黑色。叶纸质或近革质,窄椭圆形或窄矩圆形,稀椭圆形,长4-9厘米,宽1-3.5厘米,两端渐尖或微钝形,边缘略反卷,上面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深绿色,干燥后淡绿色或褐色,下面银白色,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侧脉5-7对,与中脉开展成30-45度的角,上面略明显,下面不甚显著;叶柄褐色,长5-8毫米。花白色,密被鳞片,常5-7花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每花基部具一易脱落的褐.色小苞片;花梗长3-5毫米,淡褐白色;萼筒在花蕾时四棱形,开放后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长5-7毫米,稀达8-10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顶端钝渐尖,内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雄蕊4,花丝极短,长0.6毫米,花药矩圆形,长1.3毫米;花柱直立,顶端弯曲,达裂片的2/3,密被淡白色星状柔毛。果实短矩圆形,长9-10毫米,直径为长的一半,幼时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肉较薄;果梗长4-6毫米。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月。
产地分布:产四川(长江边);原始记载极为简单,又根据 C. Servettaz 的再描述,其特征特殊,与本种相近,但未见其模式标本和照片,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产地分布:产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生于海拔600-2100米的向阳山坡、路旁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功能用途:果实可食及酿酒;根可治哮喘及牙痛,枝叶可顺气、化痰,治痔疮。
《中国植物志》第52(2)卷(1983)
0http://blooge.cn/flora/12002.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