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科 Asclepiad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5-6-5 4:44
ė201次浏览
2.萝?科――ASCLEPIADACEAE
形态特征:具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根部木质或肉质成块状。叶对生或轮生,具柄,全缘,羽状脉;叶柄顶端通常具有丛生的腺体,稀无叶;通常无托叶。聚伞花序通常伞形,有时成伞房状或总状,腋生或顶生;花两性,整齐,5数;花萼筒短,裂片5,双盖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内面基部通常有腺体;花冠合瓣,辐状、坛状,稀高脚碟状,顶端5裂片,裂片旋转,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副花冠通常存在,为5枚离生或基部合生的裂片或鳞片所组成,有时双轮,生在花冠筒上或雄蕊背部或合蕊冠上,稀退化成2纵列毛或瘤状突起;雄蕊5,与雌蕊粘生成中心柱,称合蕊柱;花药连生成一环而腹部贴生于柱头基部的膨大处;花丝合生成为1个有蜜腺的筒,称合蕊冠,或花丝离生,药隔顶端通常具有阔卵形而内弯的膜片;花粉粒联合包在1层软韧的薄膜内而成块状,称花粉块,通常通过花粉块柄而系结于着粉腺上,每花药有花粉块2个或4个;或花粉器通常为匙形,直立,其上部为载粉器,内藏有四合花粉,载粉器下面有1载粉器柄,基部有1粘盘,粘于柱头上,与花药互生,稀有4个载粉器粘生成短柱状,基部有1共同的载粉器柄和粘盘;无花盘;雌蕊1,子房上位,由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花柱2,合生,柱头基部具五?,顶端各式;胚珠多数,数排,着生于腹面的侧膜胎座上。甚?双生,或因1个不发育而成单生;种子多数,其顶端具有丛生的白(黄)色绢质的种毛;胚直立,子叶扁平。
产地分布:约180属,2200种,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少数温带地区。我国产44属,245种,33变种,分布于西南及东南部为多,少数在西北与东北各省区。
检索表
1
花粉粒联结成块状,藏在1层软韧的薄膜内,通常通过花粉块柄系结于着粉腺上;花丝合生成筒状。
7
4
副花冠裂片钻状;花药顶端无毛。
5
5
副花冠片同形。
6
11
花药顶端具膜片;花粉块边缘通常不透明(醉魂藤属Heterostemma Wight et Arn. 及眼树莲属 Dischidia R. Br. 除外);花冠裂片张开。
12
13
具有明显的副花冠;直立或缠绕性植物。
14
14
双轮副花冠:一轮生于花冠上,另一轮生于合蕊冠的基部或生于雄蕊的背面。
15
14
一轮副花冠,生在雄蕊的背面。
16
16
茎直立或缠绕性的。
17
16
茎缠绕性的。
23
17
副花冠为5个小叶状。
18
18
副花冠基部无距。
19
19
副花冠星状或匙形。
20
19
副花冠隆起或成侧板状。
22
20
副花冠匙形。
21
23
副花冠杯状或环状。
24
24
花中等(直径1厘米以上);副花冠环状。
25
25
柱头为花药顶端膜片所遮盖。
26
26
副花冠短于花药。
27
28
生在合蕊冠上的副花冠低矮或完全退化。
29
28
生在雄蕊背部或合蕊冠上的副花冠健全地发育。
31
29
生在花冠上的副花冠有时退化在雄蕊背面的花冠筒内壁上成2纵列毛。
30
31
草质茎;副花冠单轮。
32
32
茎缠绕性;无块状根。
33
33
花冠高脚碟状。
34
33
花冠辐状或坛状。
36
34
花冠近肉质;副花冠全缘。
35
36
花粉块长圆状伸长。
37
36
花粉块球状或长圆状。
43
37
茎附生,缠绕或匍匐;副花冠非角状。
38
38
花冠裂片锐尖或钝。
39
39
花冠辐状,或近辐状。
40
39
花冠坛状。
42
40
花冠辐状;花粉块柄正直。
41
43
花粉块在外边或内角没有细小透明膜边。
44
《中国植物志》第63卷(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