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科 Cucurbit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6-9-19 11:07
ė220次浏览
葫芦科――CUCURBITAC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极稀为灌木或乔木状;一年生植物的根为须根,多年生植物常为球状或圆柱状块根;茎通常具纵沟纹,匍匐或借助卷须攀援。具卷须或极稀无卷须,卷须侧生叶柄基部,单1,或2至多歧,大多数在分歧点之上旋卷,少数在分歧点上下同时旋卷,稀伸直、仅顶端钩状。叶互生,通常为2/5叶序,无托叶,具叶柄;叶片不分裂,或掌状浅裂至深裂,稀为鸟足状复叶,边缘具锯齿或稀全缘,具掌状脉。花单性(罕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簇生、或集成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近伞形花序。雄花:花萼辐状、钟状或管状,5裂,裂片覆瓦状排列或开放式;花冠插生于花萼筒的檐部,基部合生成筒状或钟状,或完全分离,5裂,裂片在芽中覆瓦状排列或内卷式镊合状排列,全缘或边缘成流苏状;雄蕊5或3,插生在花萼筒基部、近中部或檐部,花丝分离或合生成柱状,花药分离或靠合,药室在5枚雄蕊中,全部1室,在具3枚雄蕊中,通常为1枚1室,2枚2,室或稀全部2室,药室通直、弓曲或S形折曲至多回折曲,药隔伸出或不伸出,纵向开裂,花粉粒圆形或椭圆形;退化雌蕊有或无。雌花:花萼与花冠同雄花;退化雄蕊有或无;子房下位或稀半下位,通常由3心皮合生而成,极稀具4-5心皮,3室或1 (-2) 室,有时为假4-5室,侧膜胎座,胚珠通常多数,在胎座上常排列成2列,水平生、下垂或上升呈倒生胚珠,有时仅具几个胚珠、极稀具1枚胚珠;花柱单1或在顶端3裂、稀完全分离,柱头膨大,2裂或流苏状。果实大型至小型,常为肉质浆果状或果皮木质,不开裂或在成熟后盖裂或3瓣纵裂,1室或3室。种子常多数,稀少数至1枚,扁压状,水平生或下垂生,种皮骨质、硬革质或膜质,有各种纹饰,边缘全缘或有齿;无胚乳;胚直,具短胚根,子叶大、扁平,常含丰富的油脂。
产地分布:约113属800种,大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种类散布到温带。我国有32属154种35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和南部,少数散布到北部。
检索表
1
花药不联合成环状,药室不水平生;药室通直、弓曲或折曲。
2
2
花丝分离或仅在基部联合,有时花药靠合。
3
3
雄蕊3,极稀2或1。
12
4
胚珠和种子下垂生。
5
5
果实盖裂或顶端3裂缝开裂。
6
7
果实由近中部或顶端环状盖裂;叶不分裂至掌状5深裂。
8
9
叶鸟足状5-9小叶(极稀单叶);花萼裂片5。
10
13
胚珠和种子水平生。
14
15
药室通直。
16
17
花冠具5片分离的花瓣或深5裂。
18
19
雄花萼筒短,钟状、杯状或短漏斗状;雄蕊常伸出。
20
19
雄花萼筒伸长,筒状或漏斗状;雄蕊不伸出。
26
20
花梗上无苞片。
21
21
雄花组成总状花序。
22
21
雄花单生或簇生。
23
23
花萼裂片钻形,全缘,不反折。
24
24
花中等大;雄花具退化雌蕊;花柱上端不分裂。
25
26
果实开裂,3瓣裂达近基部。
27
26
果实不开裂。
28
30
胚珠和种子少数或1枚,下垂生;雌、雄花序均圆锥状或雄花序总状而雌花单生或双生;叶片基部无腺体。
31
《中国植物志》第73(1)卷(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