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黑果荚娠(原亚种) Viburnum atrocyaneum C. B. Clarke subsp. atrocyaneum (Caprifol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3-11-2 15:05 ė164次浏览
蓝黑果荚娠(原亚种)图版8: 1-2
名称文献:Viburnum atrocyaneum C. B. Clarke subsp. atrocyaneum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幼枝初时带紫色,后变浅灰黄色,连同冬芽和花序初时略被簇状微毛或近无毛。叶革质,宽卵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菱状椭圆形,长3-6 (-10) 厘米,顶端钝而有微凸尖,稀锐尖或微凹入,基部宽楔形,两侧常稍不对称,边缘常疏生不规则小尖齿,稀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苍白绿色,侧脉5-8对,羽状,近缘前互相网结,上面凹陷,下面不明显;叶柄长6-12毫米,连同叶下面中脉干后都带黄色。聚伞花序直径2-4厘米,果时可达8厘米,总花梗长0.6-2厘米,果期可达6厘米,第一级辐射枝5-7条,花通常生于第二级辐射枝上,有长2-3毫米的花梗;萼筒倒圆锥形,长约1毫米,萼齿宽三角形,长约为萼筒之半,宽过于长;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5毫米,裂片卵圆形,长约1.5毫米,略长于筒;雄蕊稍短于花冠,花药卵圆形。果实成熟时蓝黑色,卵圆形或圆形,长5-6毫米,有1浅而窄的腹沟。花期6月,果熟期9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东部至西部和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坡或山脊的疏、密林或灌丛中,海拔1900-3200米。印度北部、不丹、缅甸和泰国东北部也有分布。
功能用途:种子含油约24.7%,供制肥皂用。
图版8: 1-2
《中国植物志》第72卷(1988)
0http://blooge.cn/flora/12458.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