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3-1-10 3:15 ė477次浏览

6.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形态特征: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少有灌木或木质藤本。叶通常互生或基生,少数对生,单叶或复叶,通常掌状分裂,无托叶;叶脉掌状,偶尔羽状,网状连结,少有开放的两叉状分枝。花两性,少有单性,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辐射对称,稀为两侧对称,单生或组成各种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萼片下位,4-5,或较多,或较少,绿色,或花瓣不存在或特化成分泌器官时常较大,呈花瓣状,有颜色。花瓣存在或不存在,下位,4-5,或较多,常有蜜腺并常特化成分泌器官,这时常比萼片小的多,呈杯状、筒状、二唇状,基部常有囊状或筒状的距。雄蕊下位,多数,有时少数,螺旋状排列,花药2室,纵裂。退化雄蕊有时存在。心皮分生,少有合生,多数、少数或1枚,在多少隆起的花托上螺旋状排列或轮生,沿花柱腹面生柱头组织,柱头不明显或明显;胚珠多数、少数至1个,倒生。果实为甚?或瘦果,少数为蒴果或浆果。种子有小的胚和丰富胚乳。
产地分布:约50属,2000余种,在世界各洲广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我国有42属(包含引种的1个属,黑种草属),约720种,在全国广布,大多数属、种分布于西南部山地,其中尾囊草属 Urophysa、星果草属 Asteropyrum、婴粟莲花属 Anemoclema 和独叶草属 Kingdonia 等4属是我国西南部的特有属,此外,鸡爪草属Calathodes、铁破锣属Beesia、黄三七属 Souliea 和星叶草属 Circaeaster 等属的分布区的绝大部分也位于这个地区。
功能用途:毛茛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种植物是药用植物(详见下“毛茛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疗效”),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医药卫生上不可缺少的黄连、附子、乌头、丹皮、赤芍、白芍、升麻、木通等的原植物均属毛茛科;目前全国各地广大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广泛使用的麻布七、水黄连、铁破锣、虎掌草、月下参、驴蹄草、星果草、白头翁等中草药也属于毛茛科。毛茛科植物也多是有毒植物,如乌头、毛茛、打破碗花花、升麻、天葵等,均可作土农药,防治一些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可用于除四害。耧斗菜属的某些种类的根含糖类,可食用。金莲花属某些种的种子含油脂,可供工业用。展枝唐松草的叶含鞣质,可提制栲胶。毛茛科中不少属有美丽的花,可供观赏,如牡丹、芍药、乌头、翠雀都是我国著名的花卉,此外,在耧斗菜属、铁线莲属、银莲花属、翠雀属、乌头属、金莲花属、毛茛属、唐松草属等属中有不少种值得在庭园中引种栽培。毛茛科含有多种药用植物,据初步统计,我国42属约720种毛茛科植物中,有30属约220种可供作药用。这主要是由于毛茛科植物富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物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对这些植物的使用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根据本科的系统排列来叙述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疗效,以便于可以轮廓地看出毛茛科植物在亲缘关系,以及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的联系,更有利于对本科药用植物的整理、提高和使用。
检索表
1
子房有数颗或多数胚珠;果实为甚?,少有为蒴果(黑种草属)或浆果(类叶升麻属)。
2
1
子房有1颗胚珠;果实为瘦果。
27
2
花大,直径通常在10厘米以上;雄蕊离心发育;花盘存在;果皮革质。
2
花直径在6厘米以下;雄蕊向心发育;花盘不存在;果皮膜质、纸质、或肉质。
3
3
花两侧对称;总状花序,花梗有2小苞片。
4
3
花辐射对称;单歧聚伞花序,如为总状花序时,小苞片不存在。
6
4
上萼片无距;花瓣有爪。
4
上萼片有距;花瓣无爪。
5
5
退化雄蕊2,有爪;花瓣2,分生;心皮3-7。
5
退化雄蕊不存在;花瓣2,合生;心皮1。
6
花多数组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
7
6
花单独顶生或少数组成单歧聚伞花序。
10
7
叶为单叶,不分裂;退化雄蕊和花瓣均不存在。
7
叶为一回或二回以上三出或近羽状复叶;退化雄蕊或花瓣存在。
8
8
茎下部叶呈鞘状;萼片长8-11毫米;花瓣存在;甚?狭长,有细长柄。
8
茎下部叶不为鞘状;萼片长在4.5毫米以下;果实有短柄或无柄。
9
9
基生叶正常发育;花序细长;花有短梗或近无梗;退化雄蕊存在;心皮1-8;甚?长方形,有极短柄。
9
基生叶鳞片状;花序短;花有较长梗;花瓣存在;心皮1,成熟时为浆果。
10
叶为单叶。
11
10
叶为一回或二回以上的三出复叶。
18
11
花瓣不存在。
12
11
花瓣存在,小,有蜜腺。
13
12
叶不分裂,心形;胚珠沿子房腹缝线全长着生。
12
叶掌状全裂;胚珠着生于子房腹缝线下部。
13
退化雄蕊存在;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叶掌状三全裂。
13
退化雄蕊不存在;花柱比子房短。
14
14
叶盾形,不分裂或浅裂;花瓣有细长爪。
14
叶不为盾形,深裂或全裂;花瓣无长爪。
15
15
花下有数轮生叶状苞片形成的总苞。
15
无上述总苞。
16
16
心皮有细柄。
16
心皮无细柄。
17
17
叶掌状深裂或全裂;花瓣线形。
17
叶鸟趾状全裂;花瓣杯形或喇叭形。
18
心皮合生,成熟时形成蒴果;一年生草本(引种)。
18
心皮分生,少有在基部合生(人字果属),成熟时形成甚?;多年生草本,少有一年生草本(蓝堇草属)。
19
19
叶的裂片和牙齿顶端微凹,有腺体;花瓣有细长爪;心皮2,基部合生。
19
叶的裂片或牙齿顶端全缘,无腺体;花瓣不存在,如存在时有极短柄或无柄;心皮通常在2个以上,分生。
20
20
退化雄蕊存在。
21
20
退化雄蕊不存在。
23
21
花小;萼片白色;雄蕊8-14;花柱长为子房的1/5左右;花瓣小,杯状;一回三出复叶。
21
花中等大;萼片蓝紫色;雄蕊多数;花柱长在子房的1/2以上。
22
22
叶为一回三出复叶或掌状三全裂的单叶;花瓣小,长为萼片的1/3左右,无距或有短距;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
22
叶为二回以上三出复叶;花瓣与萼片近等大,有距,稀无距;花柱长为子房的1/2左右。
23
花瓣不存在。
23
花瓣存在,小,有蜜腺。
24
24
心皮有细柄;花瓣平或杯状。
24
心皮无柄;花瓣下部边缘稍合生或呈杯状。
25
25
基生叶枯后的叶柄紧密排列成丛;花单生花葶顶端;花瓣无柄。
25
枯叶叶柄不排列成密丛;花少数形成单歧聚伞花序;花瓣有短柄。
26
26
多年生草本;心皮1-5。
26
一年生草本;心皮6-20。
27
萼片2-3;雄蕊2-3;叶脉两叉状分枝。
27
萼片4或更多;雄蕊5个以上,通常多数。
28
28
叶对生。
29
28
叶互生或基生。
31
29
萼片覆瓦状排列;花柱在果期不延长,不呈羽毛状;多年生直立草本。
29
萼片镊合状排列;花柱在果期伸长呈羽毛状。
30
30
花瓣不存在;退化雄蕊有时存在;叶无卷须,如有卷须(褐紫铁线莲)时,则为羽状复叶;多年生直立草本或小灌木,常攀援。
30
花瓣存在;退化雄蕊不存在;叶为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卷须状;攀援灌木。
31
花瓣不存在;萼片通常花瓣状,白色、黄色、蓝紫色、稀淡绿色。
32
31
花瓣存在,黄色、白色、少数蓝色;萼片通常比花瓣小,多为绿色。
39
32
花下无总苞。
33
32
花或花序之下有总苞;叶均基生。
36
33
叶为复叶,偶尔基生叶为单叶;瘦果两侧有纵肋;退化雄蕊不存在;花柱在果期不呈羽毛状。
33
叶为单叶;瘦果两侧平滑,无纵肋。
34
34
攀援灌木;叶茎生,不分裂,叶脉网状连结;雄蕊有毛;花柱有毛,果期延伸呈羽毛状。
34
多年生直立草本;叶基生;雄蕊无毛;花柱无毛,果期不延伸。
35
35
基生叶数个,不分裂或掌状浅裂,叶脉网状连结;退化雄蕊不存在。
35
基生叶1,掌状全裂,叶脉开放地两叉状分枝;退化雄蕊存在。
36
总苞紧接于花萼之下,呈花萼状;叶浅裂;花柱在果期不伸长。
36
总苞与花分开。
37
37
叶大头羽状深裂,最宽处在叶片上部,叶脉羽状;花粉有刺;花柱在果期稍延长,稍呈羽毛状。
37
叶一至数回掌状三裂,或近羽状分裂,或不分裂,最宽处在叶片下部,叶脉掌状;花粉无刺。
38
38
花柱在果期不延长呈羽毛状。
38
花柱在果期延长呈羽毛状。
39
花瓣无蜜槽。
39
花瓣有蜜槽。
40
40
雄蕊少数;聚合果圆柱状,瘦果有长喙,基部有2突起。
40
雄蕊多数;聚合果较短,瘦果有短喙,基部无突起。
41
41
基生叶羽状数回细裂;胚珠在子房顶部下垂。
41
基生叶不羽状细裂;胚珠生在子房室底部。
42
42
瘦果有纵肋。
43
42
瘦果无纵肋。
44
43
无匍匐茎;萼片常宿存;花瓣13-15;瘦果每侧各有l条纵肋。
43
匍匐茎存在;萼片脱落;花瓣5-10;瘦果每侧各有2-3条纵肋。
44
陆生草本,稀水生;花瓣黄色;瘦果平滑,或有刺,或有瘤状突起。
44
水生草本;花瓣白色,少有黄色;瘦果有横皱褶。
《中国植物志》第27卷(1979)
0http://blooge.cn/flora/1291.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