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属 Acer Linn. (Ace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8-2 15:42
ė207次浏览
2. 槭属――Acer Linn.
名称文献:Linn. Sp. Pl. ed. 1.1054 .1753 & Gen. Pl. ed. 5. 474. 1754.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冬芽具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或仅具2或4枚对生的鳞片。叶对生,单叶或复叶(小叶最多达11枚),不裂或分裂。花序由着叶小枝的顶芽生出,下部具叶,或由小枝旁边的侧芽生出,下部无叶;花小,整齐,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或异株,稀单性,雌雄异株;萼片与花瓣均5或4,稀缺花瓣;花盘环状或微裂,稀不发育;雄蕊4-12,通常8,生于花盘内侧、外侧,稀生于花盘上;子房2室,花柱2裂稀不裂,柱头通常反卷。果实系2枚相连的小坚果,凸起或扁平,侧面有长翅,张开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角度。?本属的后选模式种:桐叶槭 A. pseudo-platanus Linn.
产地分布:本属共有200余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美洲。中国约有140余种。
检索表
2
单叶,不分裂或分裂成裂片,全缘或边缘有各种锯齿。
3
2
复叶 (掌状或羽状) ,有3-7小叶。
135
3
花两性或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或异株,生于有叶的小枝顶端。
4
3
花单性,稀杂性,常生于小枝旁边 (尖齿槭组Scct. Arguta Rehd.的雌花序由有叶的小枝顶端生出除外) 。
119
4
冬芽通常无柄,鳞片较多,通常覆瓦状排列;花序伞房状或圆锥状。
5
5
叶纸质,通常3-5裂,稀7-11裂,冬季脱落。
6
6
翅果凸起;叶的裂片的边缘锯齿状或细锯齿状,叶柄无乳汁。
23
9
果序的总果梗较长,通常长1-2厘米。
10
9
果序的总果梗较短,通常长度在1厘米以内,其中最短的仅长5 毫米至近于无总果梗。
16
10
叶下面无毛。
11
10
叶下面有宿存的毛。
15
11
叶较小,直径在7厘米以内,长度大于宽度或近于相等,轮廓近于圆形或卵形。
12
11
叶较大,宽7-20厘米,长5-17厘米,宽度大于长度,轮廓近于椭圆形。
13
13
小株灰色或灰褐色;叶宽7-14 厘米,长5-10厘米;翅果约长2-4厘米, 张开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角度。
14
16
叶下面有毛或至少沿叶脉有毛。
17
16
叶下面无毛 (有时脉腋有丛毛除外) 。
20
17
叶5裂或7裂。
18
17
叶3裂
19
19
叶两型:3裂者宽11-13厘米,长9-11厘米,裂片三角形;不分裂者卵形,宽4-4.5厘米,长7-10厘米,下面被黄色短柔毛;翅果细瘦,长2.5-2.8厘米,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 (陕西南部) 。
20
叶的长度大于宽度,轮廓近于卵形。
21
20
叶的宽度大于长度,轮廓近于椭圆形。
22
22
叶宽10-18厘米,长9-16 厘米,常5裂,稀3裂或不裂;果序长8-10厘米,直径15-20.厘米;翅果长3.5-4.5厘米,张开成钝角 (湖北西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北部、江西、安徽、浙江) 。
23
叶3-7裂;花序伞房状、圆锥状或总状圆锥状,每花序有多数的花。
34
24
子房有毛;叶柄和花梗通常嫩时有毛。
25
24
子房无毛;叶柄和花梗通常无毛。
32
25
叶通常9-13裂。
26
25
叶通常5-7裂。
28
26
叶较小,直径5-10厘米。
27
28
叶常7裂。
29
28
叶常5裂。
30
30
叶较大,通常直径在5厘米以上;子房有长柔毛;翅果长达2厘米,张开成钝角。
31
32
翅果较小,长度在3厘米以下,张开成钝角。
33
34
翅果较大,长4-6厘米;冬芽较大,长8-10毫米,通常有10多个覆叠的鳞片。组3. 槭组. Sect. 3. Acer系4. 绒毛槭系 Ser. 4. Velutina Pojark.本系只下列1种产于西藏西部。
34
翅果较小,长2-3.5厘米;冬芽较小,长2-4毫米,通常有几个覆叠的鳞片。
35
35
小坚果凸起成卵圆形、长圆卵圆形或近于球形,基部不倾斜。
37
36
叶近于革质,较小,长1.2-2.5厘米,稀达5厘米,宽1-3.2厘米,3-5裂,边缘有稀疏的圆齿或重锯齿;伞房花序有腺毛;翅果嫩时有疏柔毛和腺毛,长3-3.5厘米,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 (新疆西部) 。
37
花常成总状圆锥花序;翅果较大,长2-2.8厘米,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稀近于直角。组5. 雄状槭组Sect. 5. Spicata Pax 系6. 穗状槭系Ser. 6. Spicata Pax
38
叶的外貌近于圆形,长和宽均约8-12厘米,基部心脏形,常5-7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尾状锐尖,边缘有锐尖的重锯齿,下面嫩时有淡黄色短柔毛;翅果较大,长2.5-2.8厘米,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 (西藏南部) 。
40
叶5-7裂。
41
40
叶3裂。
62
41
叶常7裂,有时同一株上的叶既有7裂又有5裂的。
42
41
叶常5裂,有时同一株上的叶既有5裂又有3裂的。
49
42
翅果张开近于水平;小坚果近于球形。
43
42
翅果张开成钝角,小坚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
47
43
翅果较大,长2.5-3.5厘米;叶的边缘有锯齿。
44
43
翅果较小,长2.3-2.8厘米;叶的边缘有细锯齿。
46
44
圆锥花序比较狭窄,直径约1-1.8 厘米,花多而紧密,萼片内侧有长柔毛,子房有淡黄色长柔毛;翅果长2.5-3厘米,张开近于水平,小坚果的脉纹显著;叶5-7裂,裂片边缘有紧贴的钝尖锯齿,下面嫩时有短柔毛 (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云南东部、广西北部)。
44
圆锥花序比较宽大,直径约2-3厘米,花较稀疏,萼片内侧无毛;小坚果的脉纹不显著。
45
47
果序较短,仅长5-6厘米,常直立;翅果较大,长2.5-3厘米。
48
48
叶较小,宽7-10厘米,长6-7厘米,基部深心脏形,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三角伏卵形,边缘浅波状;子房有疏柔毛;翅果长3厘米,张开成钝角,小坚果卵圆形,长8-10毫米,宽6毫米,翅长圆形 (广西南部) 。
48
叶较大,宽11-13厘米,长9-11厘米,基部近于心脏形或截形,7裂,稀5裂,裂片长圆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稀疏的圆齿;翅果长2.5-3厘米,张开成钝角,小坚果卵圆形,长6毫米,宽4毫米,翅倒卵形 (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 。
49
翅果张开成锐角或直角。
50
49
翅果张开成钝角或近水平。
54
50
翅果较大,长3-3.5厘米。
51
50
翅果较小,仅长1.5-2厘米。
53
51
叶基部近于心脏形或截形,常较大,直径在10厘米以上。
52
52
叶近于革质,长10-14厘米,宽12-15厘米,5裂,深达于叶片长度的1/3至1/2,裂片长圆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边缘有紧贴的圆齿状细锯齿,下面略有白粉;翅果长3-3.5厘米,张开成直角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北部、广西北部) 。
54
叶下面沿叶脉和叶柄有毛。
55
54
叶下面和叶柄无毛或近于无毛。
57
55
翅果长2.3-2.5厘米,常张开成钝角。
56
56
子房有淡黄色疏柔毛;翅果张开成钝角,稀近于水平;叶较大,长10-12厘米,宽11-14 厘米,5裂,裂片边缘有钝尖锯齿,下面沿叶脉有淡黄色短柔毛或长柔毛 (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江西) 。
57
翅果较大,长2.8-3.5厘米。
58
57
翅果较小,长2-2.5厘米。
61
58
叶革质或近于革质,较大。
59
58
叶纸质,较小。
60
62
花序圆锥状。
63
62
花序伞房状。
65
63
叶纸质或膜质,3裂,裂片全缘或有锯齿;果序较短,长度在8厘米以内;翅果较小,长2-3厘米,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
64
64
叶薄纸质或膜质,3裂,裂片卵状长圆形或近于披针形,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全缘或仅近先端有细锯齿;花序长5-6厘米;花5 数,花盘无毛,子房有长柔毛;小坚果卵圆形,长5-6毫米,宽3-4毫米,连同翅长2.5-3厘米,张开近于水平 (湖北西部、四川东部、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 。
64
叶纸质,3裂,裂片三角状卵形稀长圆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尖,边缘有稀疏的锐尖锯齿;花序长3-4厘米;花4数,花盘有长柔毛,子房有疏柔毛;小坚果近于球形,直径6毫米,连同翅长2-2. 5厘米,张开成钝角 (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福建、广东、广西东部) 。
65
叶常自叶片中段以下深3裂,裂片披针形、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边缘全缘近先端有粗锯齿或细锯齿。
66
65
叶常自叶片中段较浅的}3裂,裂片卵形,稀近于钝尖,边缘有细圆齿或细锯齿。
67
66
叶纸质,长3-5厘米,宽3-6厘米,基部近于截形,深3裂几达于叶片长度的4/5,裂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全缘或中段以上有2-3枚粗锯齿;果序长3-4厘米,翅果长2-2.5厘米,张开近于直角(内蒙古西南部、山西西部、陕一西北部、甘肃东北部) 。
66
叶近于革质,长4-6厘米,宽5-7厘米,基部近于圆形,深3裂达于叶片长度的2/3,裂片披针形或近于卵状披针形,基部全缘,近先端有细锯齿;果序长6-7厘米,淡紫色,翅果长2.3-2.5厘米,张开近于水平 (云南西北部) 。
67
叶革质,长3厘米,宽3.5-4厘米,自叶片中段3裂,裂片卵形,先端锐尖,边缘有细圆齿,叶柄长2厘米;果序长2厘米,小坚果长卵圆形,长7毫米,宽5毫米,连同翅长1.5-2厘米,张开成钝角 (广东东北部) 。
67
叶纸质,长3.5-5 厘米,宽3-4厘米,自叶片中段3裂,中裂片卵形,侧裂片较小,钝尖,裂片边缘有紧贴的锐尖细锯齿,叶柄长1.2-1.5厘米;果序长4-5厘米,小坚果卵圆形,长5毫米,宽3毫米,连同翅长2.5厘米,长开成钝角 (江西东南部) 。
69
叶常不分裂成裂片。
77
70
叶常自叶片中段以上3裂,中,裂片常系卵形、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但不是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裂片向前伸展。
71
71
叶的侧裂片与中裂片大小近于相等。
72
71
叶的侧裂片常小于中裂片 (有时还有不分裂的叶生在同一株上) 。
73
72
叶纸质,下面有白粉,嫩时沿叶脉有短柔毛,叶柄较短,长2.5-5厘米;果序嫩时有短柔毛;小坚果凸起,直径约6毫米,连同翅长2.5-3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 (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 。
73
叶的侧裂片较长,通常系渐尖至尾状锐尖。
74
73
叶的裂片较短,通常系钝尖至钝形。
75
74
叶厚革质,外貌近于长圆卵形或倒卵形,中裂片渐尖,侧裂片三角形,先端钝尖,叶柄长3-5厘米;小坚果卵圆形,长8毫米,宽6毫米,连同翅长3厘米,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 (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 。
75
叶革质,卵形或长圆卵形,较大,长7-17厘米,宽5-9厘米,下面有白粉,边缘有稀疏的钝锯齿,侧裂片钝形;小枝、花序和叶柄无毛;小坚果近于球形,直径5毫米,连同翅长2.5厘米,张开成钝角 (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 。
75
叶较小,长4-7厘米,宽2-4厘米。
76
76
小枝、花序和叶柄有很密的淡黄色绒毛;叶革质,卵形,长5-7 厘米,宽2-3. 5厘米,下面有绒毛,边缘反卷,侧裂片钝尖;小坚果椭圆形,长5毫米,宽3毫米,连同翅长1.8-2.2厘米乡张开成钝角 (贵州南部、广西北部) 。
76
小枝和叶柄无毛,花序嫩时有长柔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4-6厘米,宽1.6-2.8厘米,下面略有白粉,边缘不反卷,侧裂片钝形;小坚果长圆形,长6毫米,宽4毫米,连同翅长2-2.2厘米、张开成钝角 (云南东南部) 。
78
小枝、叶柄和叶下面都有很显著的毛。
79
78
小枝和叶柄无毛,叶下面常有白粉,但无毛。
81
79
小枝、叶柄和叶下面有黄色或淡黄色绒毛;翅果较大,长约3厘米。
80
81
叶披针形,稀倒披针形。
82
81
叶长圆形、长圆卵形或卵形。
85
82
叶较短,长度常不超过10厘米;翅果较大,约长2-2.6厘米。
83
82
叶较长,长度常超过10厘米;翅果较小,仅长1.7-2厘米。
84
85
叶长圆形或长圆卵形;翅果张开成锐角至钝角。
86
85
叶卵形;翅果张开近于直立。
90
86
叶长圆形,小叶脉不发育,叶下面平滑。
87
86
叶长圆卵形,小叶脉发育,在叶下面成网状。
88
88
叶革质;翅果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
89
91
叶下面有白粉,常系灰色。
92
91
叶下面无白粉,常系淡绿色或绿色。
96
92
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圆形,侧脉较少,通常不超过10对;翅果较大,长约2.8-3.2厘米。
93
92
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侧脉较多,通常10-15对;翅果较小,长约2-2.5厘米。
95
93
叶革质或厚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翅果无毛。
94
96
花序伞房状。
97
96
花序圆锥状。
102
97
叶披针形。
98
97
叶长圆形或椭圆形。
100
98
叶革质,叶柄无毛。
99
100
叶革质或厚革质;果梗和总轴比较粗壮,果序直立。
101
103
叶的长度略大于宽度,通常长度较宽度大1/10至3/10,常显著地3-5裂,裂片尾状锐尖,锐尖或钝尖。
110
104
叶通常不分裂。
105
104
叶3-5浅裂,侧裂片较小,钝尖或钝形,基部裂片微发育或不发育。
108
105
果梗较长,常长1-1.5厘米。
106
105
果梗较短,仅长2-7毫米。
107
106
叶纸质,卵形或长圆卵形,长6-14厘米,宽4-9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细圆齿,下面嫩时沿叶脉有紫褐色短柔毛,侧脉11-12对;果序长7-12厘米,果梗长1-1.5厘米,翅果长2.5-2.8厘米,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 (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 。
106
叶纸质或近于革质,卵形,长10-14厘米,宽6-8厘米,边缘有锐尖重锯齿,下面仅脉腋有丛毛,侧脉8-10对 (基部的1对由叶基部生出) ;果序长7-9厘米,果梗长1厘米,翅果长2-2.5厘米,张开近于直角或钝角 (西藏南部) 。
107
叶近于革质,卵形或长圆卵形,长9-12厘米,宽5-6厘米,全缘或近先端有紧密的细锯齿,侧脉5-6对;果序长13-15厘米,果梗长2-3毫米,翅果长2. 3-2. 5厘米,张开近于直角或钝角 (西藏南部) 。
108
叶卵形,长5-6厘米,宽4-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锐尖的重锯齿,叶柄长2-3厘米;翅果长2.5-2.9厘米,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果梗长5-7 毫米 (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安徽) 。
108
叶长圆卵形,较大,长7-12厘米,宽5-9厘米,先端尾状锐尖。
109
111
叶的外貌近于卵形,直径7-9厘米,深3裂,裂片长圆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裂片间的凹缺锐尖,叶柄长3-5厘米,翅果长2.2-2.5厘米,张开成钝角,果梗长1-2厘米 (云南西北部、西藏昌都地区东南部) 。
111
翅果的果梗较短,仅长6-7厘米;叶5裂,裂片卵形,先端尾状锐尖。
112
112
叶的外貌近于卵形,长8-11 厘米,宽6-9厘米,裂片间的凹缺锐尖,深达叶片长度的1/3,叶柄长5-7厘米;翅果长2.3-2. 5厘米,张开成钝角,果梗长6毫米 (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
113
叶常3裂,稀5裂。
114
113
叶常5裂。
117
114
叶柄无毛。
115
114
叶柄有短柔毛。
116
115
叶的外貌近于卵形,长10-14厘米,宽7-11厘米,常3裂,边缘有牙齿状粗锯齿,叶柄长3-5厘米;果序长6-9厘米,果梗长5毫米,翅果长2.2-2.5厘米,张开成钝角 (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 。
115
叶的外貌近于圆形,长7-10厘米,宽6-8厘米,3裂有时基部的裂片发育而成5裂,边缘有锐尖的细锯齿,叶柄长6-7 厘米;果序长8-9厘米,果梗长5-7毫米,翅果长2.2-2.5厘米,张开近于水平 (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 。
116
叶的外貌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4-8厘米,中段以上3裂,裂片钝尖,边缘有不整齐的细锯齿,叶柄长3-5厘米,有紫褐色短柔毛;果序长8-11厘米,常下垂,果梗长3-5毫米,翅果较小,长1.6-1.8厘米,张开成钝角 (云南西北部) 。
116
叶的外貌近于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厘米,宽4-9厘米,中段3-5裂,裂片锐尖,边缘有锐尖的细重锯齿,叶柄长2-6厘米,有很密的红褐色短柔毛;果序长8-10厘米,直立,果梗长6毫米,翅果较大,长2.2-2.5厘米,张开成钝角 (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西藏昌都地区的南部) 。
117
叶革质,外貌近于圆形,先端尾状锐尖,长8-10厘米,宽6-8厘米,常浅5裂,裂片钝尖,边缘有钝尖的重锯齿,上面深绿色,干后淡绿红色,叶柄长5-7 厘米,淡紫红色;果序长8厘米,果梗长7-10毫米,翅果长1.8-2.3厘米,张开成钝角 (台湾) 。
117
叶纸质,先端钝尖。
118
118
叶的外貌近于圆形或卵形,长10-12厘米,宽7-12厘米,5裂,裂片钝尖,边缘有不整齐的圆齿,叶柄长4-5厘米,淡紫绿色;果序长8-9厘米,果梗长l-1.2厘米,翅果较小,长2-2.2厘米,张开近于水平 (四川西北部) 。
118
叶的外貌近于圆形或卵形,长10-12厘米,宽7-9厘米,3-7裂,通常5裂,边缘有细重锯齿,叶柄长4-7厘米;果序长6-7厘米,果梗长5毫米,翅果长2.5-3厘米,张开成钝角或近于水平 (黑龙江、吉林、辽宁) 。
119
叶常绿而全缘,常近于长圆形或椭圆形;翅果扁平。组9. 扁果槭组Sect. 9. Hyptiocarpa Fang系15. 十蕊槭系Scr.15. Decandra (Hu et Cheng) Fang
120
119
叶冬季凋落,常分裂成裂片或边缘有锯齿;翅果常凸起,近于球形。
122
120
叶革质,侧脉仅5-6对;翅果较大,长6-7厘米。
121
122
花4数,单性,雄花序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雌花序由着叶的小枝顶端生出;冬芽细小,鳞片镊合状排列。组10. 尖齿槭组Sect. 10. Arguta Rehd 系16. 尖齿槭系Ser. 16. Arguya (Rehd.) Pojark.
122
花5数,单性,雄花和雌花均由小枝旁边无叶处生出;冬芽卵圆形,较大,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组11. 坚果槭组Sect. 11. Lithocarpa Pax系17. 坚果槭系Ser. 17. Litbocarpa (Pax) Rehd.
123
叶常5-7裂。
124
123
叶常不分裂,稀微分裂。
125
125
叶卵形,长9-11厘米,宽4.5-6厘米,常不分裂成裂片,边缘有锐尖的重锯齿,下面有宿存的淡黄色绒毛,叶柄长6-7 厘米;翅果长3-4.5厘米,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 (西藏南部和东南部、四川、云南西北部、湖北西部) 。
125
叶卵形或长圆卵形,长5-7厘米,宽2.5-4厘米,基部圆形或近于截形,先端锐尖,不分裂或微分裂成短小的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锐尖锯齿,嫩时有灰色短柔毛,其后无毛,叶柄长2.5-5厘米;翅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 (湖北西部、四川、陕西南部和西藏南部) 。
126
翅果较小,长度常在7厘米以内。
127
126
翅果较大,长度在8厘米以上。
134
127
叶较小,直径约5-10厘米。
128
127
叶较大,直径约10-25厘米。
131
128
叶的外貌近圆形,长9-10厘米,宽7-9厘米,下面有绿色短柔毛和白粉,3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稀疏的钝锯齿状;果序总状,长25厘米,果梗长Z. 5-4厘米,翅果长4-4.5厘米,有短柔毛,张开成锐角 (四川西南部) 。
128
果序较短,仅长4-7 厘米。
129
129
叶中段以上3-5浅裂,裂片长圆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翅果较大,长3-4厘米。
130
131
叶3-5裂或5-7裂,裂片钝尖。
132
131
叶3裂,裂片锐尖。
133
132
叶长10-20厘米,宽12-23厘米,常3裂,裂片钝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翅果嫩时淡绿色,有淡黄色绒毛,长4-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 (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湖南西北部、贵州、云南东部) 。
133
叶近于革质,长和宽均约15-25厘米,3裂,裂片锐尖,边缘有稀疏的圆齿,下面有稠密而宿存的淡黄色短柔毛;果序长7-9厘米,果梗粗壮,长1. 5-3厘米,翅果有淡黄色疏柔毛,长4-4.5厘米,张开近于直立 (云南西北部) 。
133
叶革质,长14-18厘米,宽12-15厘米,3裂,裂片锐尖,边缘浅波状或稀疏的小圆齿状,无毛;果序长12厘米,果梗较短,长7-15毫米,翅果无毛,长6-6. 5厘米,张开近于直角 (贵州东南部、广西东北部) 。
135
掌状复叶,有4-7小叶 (通常5小叶) 。组12. 五小叶槭组Sect. 12. Pentaphylla Hu et Cheng 系18. 五小叶槭系Ser. 18. Pentaphylla (Hu et Cheng) E. Murr.本系仅四川西部木里县有1种。
136
嫩枝、花序和小叶下面通常无毛;翅果无毛。
141
137
小叶下面有很稠密的毛。
138
137
小叶下面仅沿叶脉有毛。
139
138
小叶长圆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7-14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稀疏的钝锯齿,下面有长柔毛,叶柄长3-5厘米,有长柔毛;翅果有短柔毛,长4-5厘米,张开成钝角 (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西部) 。
138
小叶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2-3个粗的钝锯齿,下面有白粉和淡黄色疏柔毛,叶柄长2-4 厘米,有疏柔毛;翅果有黄色绒毛,长3. 2-3. 8厘米,张开近于锐角或直角 (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 。
139
小枝紫色,无毛;小叶长圆椭圆形,较小,长3-3.5厘米,宽1.5-2厘米,下面微有白粉,沿中脉有短柔毛,叶柄长2-2. 5厘米,无毛;翅果较小,长3.5-3.8厘米,有黄色短柔毛,张开近于直立,翅较窄小,仅宽1厘米,果梗较短,仅长8-10毫米 (陕西南部) 。
139
小枝和果梗有毛,小叶较大。
140
140
小枝紫褐色,有宿存的灰色疏柔毛;小叶长椭圆形,长4-6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沿叶脉有疏柔毛,叶柄长2.5-3.5厘米,淡绿色,有灰色疏柔毛; 翅果长4.5厘米,有灰色疏柔毛,张开近于直立,翅宽1.5-2厘米,果梗长1-1.5厘米,有灰色疏柔毛 (陕西南部) 。
140
小枝紫色,嫩时有疏柔毛;小叶长圆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7-9厘米,宽2.5-3.5 厘米,下面有白粉,沿叶脉有疏柔毛,叶柄长5-7 厘米,近于无毛;翅果长4-4.5厘米,有淡黄色疏柔毛,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翅宽1.6厘米,果梗长1.5-2 厘米,有疏柔毛 (黑龙江、吉林、辽宁) 。
141
小叶长圆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牙齿状钝锯齿,叶柄长6-10厘米;每花序有20-30朵花;翅果紫褐色,长2-2.2厘米,张开近于直立 (四川东北部、湖北西部) 。
142
142. 雌花和雄花均成下垂的长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 (稀雌花序由小枝顶端生出) ,花梗很短至无花梗,花盘和花瓣微发育;羽状复叶有小叶3枚。组 14. 蔹叶槭组Scct. 14. Ciaaifolia Koidz. 系21. 蔹叶槭系 Ser. 21. Cissifolia (Koidz.) Pojark. 本系中国仅有1种 (分布于山西南部、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 。
142
雌花成下垂的总状花序,雄花成下垂的聚伞花序,均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花缺花瓣和花盘,花梗较长,约长1.5-3厘米;羽状复叶,有小叶3-5,稀7-9枚。组15. ?叶槭组 Sect. 15. Negundo 系22. ?叶槭系Ser. 22. Negundo (Boehmer) Pojark.本系中国仅有1种 (原产北美洲。在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区都已栽培) 。
《中国植物志》第46卷(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