耧斗菜属 Aquilegia L. (Ranuncul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7-6-6 15:53 ė148次浏览

22.耧斗菜属――Aquilegia L.
名称文献:L. Sp. Pl. 533. 1753; Gen. Pl. ed. 5, 237. 1754.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从茎基生出多数直立的茎。基生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有长柄,叶柄基部具鞘;小叶倒卵形或近圆形,中央小叶三裂,侧面小叶常二裂;茎生叶通常存在,比基生叶小,有短柄或近无柄。花序为单歧或二歧聚伞花序。花辐射对称,中等大或较大,美丽。萼片5,花瓣状,紫色、堇色、黄绿色或白色。花瓣5,与萼片同色或异色,瓣片宽倒卵形、长方形或近方形,罕近缺如,下部常向下延长成距,距直或末端弯曲呈钩状,稀呈囊状或近不存在。雄蕊多数,花药椭圆形,黄色或近黑色,花丝狭线形,上部丝形,中央有1脉。退化雄蕊少数,线形至披针形,白膜质,位于雄蕊内侧。心皮5(-10),花柱长约为子房之半;胚珠多数。甚?多少直立,顶端有细喙,表面有明显的网脉;种子多数,通常黑色,光滑,狭倒卵形,有光泽。
产地分布:约7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3种,分布于西南、西北、华北及东北。
功能用途:秦岭耧斗菜A. incurvata、小花耧斗菜 A. parviflora等少数种类可供药用。华北耧斗菜 A. yabeana 的根含糖类,可制饴糖。本属植物的花美丽,可供观赏。
检索表
1
花瓣无距或有短而细的距,距长2-6毫米,粗1.5-2毫米;花较小,萼片和花瓣均长1-1.4厘米,紫红色(四川、贵州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甘肃、青海)。
1
花瓣有明显的长距,距粗在5毫米以上。
2
2
距直或末端稍向内弯曲。
3
2
距末端弯曲呈钩状。
7
3
茎生叶通常不存在;花瓣的距与瓣片近等长,均长3-6毫米;雄蕊伸出(黑龙江)。
3
茎生叶存在;花瓣的距比瓣片长。
4
4
花紫红色或蓝色;雄蕊不伸出花外或微伸出花外。
5
4
花白色或黄绿色,或有时带褐紫色;雄蕊明显伸出花外。
6
5
萼片长2-3厘米;雄蕊比瓣片短,花药黑色(云南西北、西藏东部、四川西南)。
5
萼片长1.4-2.1厘米;雄蕊比瓣片长或近等长,花药黄色(西藏西部)。
6
花黄绿色或褐紫色,萼片长1.2-1.5厘米,比瓣片略长或略短(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6
花白色,萼片长1.4-2厘米,明显比瓣片长(新疆西北部)。
7
花较大,直径6-9厘米;萼片长3-4.5厘米,宽1.5-2.5厘米;花瓣的距比瓣片短(新疆)。
7
花中等大或较小,直径在5厘米以下;萼片长在2.5厘米以下;花瓣的距比瓣片长或近等长。
8
8
茎生叶明显;心皮有毛。
9
8
茎生叶不存在或极为退化;花梗、萼片和心皮都无毛。
13
9
花较小,直径约2.2厘米,距长1.2-1.5厘米;萼片外面无毛(陕西和甘肃的南部)。
9
花直径在2.5厘米以上,距长1.5-2厘米;萼片外面有柔毛。
10
10
茎密被短柔毛;萼片和花瓣都为暗紫色,有时近黑色,花瓣距的末端约成100度角向内弯曲(新疆)。
10
茎无毛或近无毛;花瓣不为暗紫色,距的末端超过150度角向内弯曲。
11
11
花瓣与萼片同色,均为紫色;萼片长(1.6-)2-2.6厘米,宽7-10毫米;甚?长(1.2-)1.5-2厘米;叶背面通常有较长柔毛(陕西、河南西部、山西、山东、河北、辽宁西部)。
11
萼片紫色,花瓣的瓣片黄白色;叶背面有极稀疏的柔毛或近无毛。
12
12
萼片长2.5-3.1厘米;甚?长2.5-3厘米(东北)。
12
萼片长1.6-2.5厘米;甚?长1.2-1.7(-2.5)厘米(云南西北、四川、湖北西部、陕西、甘肃)。
13
茎无毛;萼片狭卵形,最宽处接近中部,顶端圆或钝(吉林)。
13
茎通常有短柔毛,稀近无毛;萼片宽卵形,最宽处在中部以下,顶端微尖(新疆)。
《中国植物志》第27卷(1979)
0http://blooge.cn/flora/17692.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