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属 Lindera Thunb. (Lau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8-18 1:32
ė291次浏览
17.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 nom. conserv.
名称文献:Thunb. Dissert. Nov. Gen. Pl. 3: 64, t. 3. 1983; Bl. Mus.Bot. Lugd. Bat. 1 (21): 323. 1851, Benth. et Hook. f. Gen. Pl.3: 163. 1880; Pax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3(2): 123. 1889; Koorders et Valeton, Bijdr. Kennis Boomsoorten Java 10 in Mededeel Lands Pl: tuin Buitenzorg 68: 229, 232. 1904; Liou Ho, Laur. Chine et Indoch. 117. 1932 et 1934; Allen in Journ. Arn. Arb. 22: 1. 1941, Kosterm. in Reinwardtia 4: 241. 1957.――Benzoin Boerhave ex Schaeffer, Botanic. Exped. (Gen, Pl.) 60. 1760 (nom. rejic.) , Mez in Jahrb. Bot. Gart. Berlin 5: 486. 1889.――Parabenzoin Nakai in Bull. Soc. Bot. France 71: 1177. fig. 1924.
形态特征:常绿或落叶乔、灌木,具香气。叶互生,全缘或三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花单性,雌雄异株,黄色或绿黄色;伞形花序在叶腋单生或在腋生缩短短枝上2至多数簇生;总花梗有或无;总苞片4,交互对生。花被片6,有时为7-9,近等大或外轮稍大,通常脱落;雄花能育雄蕊9,偶有12,通常三轮,花药2室全部内向,第三轮的花丝基部着生通常具柄的2腺体;退化雌蕊细小,有时花柱、柱头不分而仅成一小凸尖;雌花子房球形或椭圆形,退化雄蕊通常9,有时达12或15,小,常成条形或条片形,第三轮有2个通常为肾形片状无柄腺体着生于退化雄蕊两侧。果圆形或椭圆形,浆果或核果,幼果绿色,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内有种子一枚;花被管稍膨大成果托于果实基部或膨大成杯状包被果实基部以上至中部。
产地分布:约100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温热带地区。我国有40种9变种2变型。
功能用途:不少种类含芳香油,可做香料及药用。种子含脂肪,可供制肥皂及润滑油用。有的乔木树种木材可供建筑用材或制作家具用。
检索表
1
每伞形花序仅具1朵花,数花序着生在叶腋极短短枝上,此短枝不再发育成正常枝,果时伸长成穗状果序状[亚属2.单花伞序亚属Subgen. 2. Iteodaphne (Bl.) Kosterm.]。叶通常狭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三出脉;幼枝及叶密被锈色柔毛,老叶下面脉上仍密被锈色柔毛;子房无毛。
2
叶具羽状脉。
3
2
叶具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
27
3
伞形花序着生于顶芽或腋芽之下 (即缩短枝) 两侧各一,或为混合芽 (如Lindera glauca Bl.) ,花后此短枝发育成正常枝条。
4
3
花序在叶腋簇生状,即叶腋着生的短枝 (通常仅长2-3毫米) 顶芽下着生多数伞形花序,发育或不发育成正常枝条;常绿。
14
5
叶簇生于枝端,果实椭圆形,果托扩展成杯状或浅杯状。
6
6
叶为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革质或近革质;果托杯形;乔木。
7
8
花、果序具短于花、果梗的总梗。
9
8
花、果序不具总梗或具不超过3毫米的极短总梗。
11
9
叶为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幼枝条光滑、绿色,后变棕黄色或青灰色。
10
11
叶宽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枝条黄绿色或灰白色。
12
11
叶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通常圆;枝条灰色或灰黑色。
13
15
总梗长不及花梗的4倍、果梗的7倍;果实球形。
16
16
叶下面或脉上无毛或被稀疏柔毛。
17
16
叶下面或脉上密被毛。
21
17
叶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长圆形,通常长不及13厘米 (超过13厘米的为革质) ,干时不带红色。
18
18
叶两面侧脉明显,长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革质、薄革质或纸质。
19
19
叶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至披针形,干时灰褐色或紫褐色,幼枝条直径一般不及3毫米。
20
21
叶近革质,下面脉上密被锈色柔毛或长柔毛。
22
21
叶纸质,下面被黄白色毡毛或脉上被灰色长硬毛。
23
24
幼枝及叶下面密被锈色长柔毛,老时在叶脉上、枝条或枝桠处仍有残存黑色长柔毛;叶通常长6-11厘米,宽3.5-6厘米。
25
24
幼枝及叶下面不被锈色长柔毛,常或疏或密被黄色、白色短柔毛,老时脱落成无毛或近无毛;叶通常长3-5厘米,宽1.5-3.5厘米。
26
27
果圆球形,叶腋着生花序的短枝通常发育成正常枝条;落叶。
28
27
果椭圆形;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上部叶腋及下部苞片腋内,或为1至多个着生于大多不发育成正常枝条的短枝上;常绿。
33
29
花、果序无总梗或具3毫米以下短总梗;离基三出脉,离基至少3毫米。
30
29
花、果序明显具总梗,通常为离基三出脉,如为三出脉则第一对侧脉较叶缘为直;枝条平滑,干后棕黄色。
31
33
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上部叶腋及下部苞片腋内;雄花雄蕊第三轮有时不育成条片状;总梗纤细而长,可达 2. 5厘米,约为花梗长的10-20倍 (组7. 单生伞序组Sect. 7. Uniumbellae H. P. Tsui) :叶宽卵形,近革质。
33
花序为1至多个着生于大多不发育成正常枝条的短枝上;雄花雄蕊第三轮为能育;无总梗或具总梗,具总梗时总梗均较粗短,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组8. 三出脉组Sect. 8. Daphnidium (Nets) Benth.]。
34
花、果序明显具总梗。
35
34
花、果序无总梗或具不超过3毫米的极短总梗。
36
36
叶各种形状,基部对称,第一对侧脉无上项特征。
37
37
叶较大,通常长15厘米左右,枝条粗壮,当年枝直径常在3毫米以上 (本项内各种的较小叶可长10-12厘米,与下37项内诸种有交叉,但在毛被、叶形及质地上有明显区别,详见以下各项) 。
38
37
叶中等大,通常长6-11厘米 (其中香叶子L. fragrans Oliv.的叶较小,长3.5厘米,但为披针形,纸质;菱叶钓樟L. supracostata Lec.的叶较小,长5厘米,但其基部常菱形,叶脉在叶上面较下面更为凸出) ;当年枝条直径一般不到3毫米。
40
38
幼枝及叶下面有密厚毛被,老时仍明显残存。
39
40
幼枝、叶下面被或疏或密柔毛,不久脱落成无毛或几无毛。
41
40
幼枝、叶下面毛被密厚,在第二年生枝、老叶仍有较厚毛被,至少在枝桠处及叶下脉上被毛。
47
41
果实较小,长不及1厘米,幼枝及芽非贴伏白色绢质毛,老叶下面无残存黑毛 (如无果实标本可顺序检索以下各项) 。
42
42
叶脉在叶上面较下面更为凸出,至少两面相等,叶狭卵形至披针形;花丝、子房及花柱被毛或无毛。
43
42
叶脉在叶下面较上面更为凸出;花丝、子房或花柱或多或少被毛。
44
44
子房、花柱密被柔毛,至幼果时仍或疏或密被毛 (如为雄花标本可检索下项) 。
45
44
子房无毛,仅花柱被或疏或密柔毛,幼果无毛 (如为雄花标本可检索下项) 。
46
47
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幼枝及叶下面密被灰褐色绒毛或淡黄褐色长柔毛;果实小,长不到1厘米。
48
47
叶较小,通常长3-4厘米,革质,宽椭圆形至圆形或狭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或尾尖。
49
《中国植物志》第31卷(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