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属 Lindera Thunb. (Lau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8-18 1:32 ė407次浏览
17.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 nom. conserv.
名称文献:Thunb. Dissert. Nov. Gen. Pl. 3: 64, t. 3. 1983; Bl. Mus.Bot. Lugd. Bat. 1 (21): 323. 1851, Benth. et Hook. f. Gen. Pl.3: 163. 1880; Pax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3(2): 123. 1889; Koorders et Valeton, Bijdr. Kennis Boomsoorten Java 10 in Mededeel Lands Pl: tuin Buitenzorg 68: 229, 232. 1904; Liou Ho, Laur. Chine et Indoch. 117. 1932 et 1934; Allen in Journ. Arn. Arb. 22: 1. 1941, Kosterm. in Reinwardtia 4: 241. 1957.――Benzoin Boerhave ex Schaeffer, Botanic. Exped. (Gen, Pl.) 60. 1760 (nom. rejic.) , Mez in Jahrb. Bot. Gart. Berlin 5: 486. 1889.――Parabenzoin Nakai in Bull. Soc. Bot. France 71: 1177. fig. 1924.
形态特征:常绿或落叶乔、灌木,具香气。叶互生,全缘或三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花单性,雌雄异株,黄色或绿黄色;伞形花序在叶腋单生或在腋生缩短短枝上2至多数簇生;总花梗有或无;总苞片4,交互对生。花被片6,有时为7-9,近等大或外轮稍大,通常脱落;雄花能育雄蕊9,偶有12,通常三轮,花药2室全部内向,第三轮的花丝基部着生通常具柄的2腺体;退化雌蕊细小,有时花柱、柱头不分而仅成一小凸尖;雌花子房球形或椭圆形,退化雄蕊通常9,有时达12或15,小,常成条形或条片形,第三轮有2个通常为肾形片状无柄腺体着生于退化雄蕊两侧。果圆形或椭圆形,浆果或核果,幼果绿色,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内有种子一枚;花被管稍膨大成果托于果实基部或膨大成杯状包被果实基部以上至中部。
产地分布:约100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温热带地区。我国有40种9变种2变型。
功能用途:不少种类含芳香油,可做香料及药用。种子含脂肪,可供制肥皂及润滑油用。有的乔木树种木材可供建筑用材或制作家具用。
检索表
1
每伞形花序仅具1朵花,数花序着生在叶腋极短短枝上,此短枝不再发育成正常枝,果时伸长成穗状果序状[亚属2.单花伞序亚属Subgen. 2. Iteodaphne (Bl.) Kosterm.]。叶通常狭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三出脉;幼枝及叶密被锈色柔毛,老叶下面脉上仍密被锈色柔毛;子房无毛。
1
每伞形花序具数朵花 (亚属1.山胡椒亚属Subgen. Lindera)。
2
叶具羽状脉。
3
2
叶具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
27
3
伞形花序着生于顶芽或腋芽之下 (即缩短枝) 两侧各一,或为混合芽 (如Lindera glauca Bl.) ,花后此短枝发育成正常枝条。
4
3
花序在叶腋簇生状,即叶腋着生的短枝 (通常仅长2-3毫米) 顶芽下着生多数伞形花序,发育或不发育成正常枝条;常绿。
14
4
花、果序明显具总梗;果托扩展成杯状或浅杯状,至少包被果实基部以上;能育雄蕊腺体成长柄漏斗形:常绿 (组1.杯托组Sect. l. Cupuliformes H. P. Tsui) 。
4
花、果序无总梗或具短于花、果梗的总梗;果托不如上项扩展;能育雄蕊腺体为具柄及角突的宽肾形;落叶 (组2.山胡椒组Sect. 2. Lindera) 。
5
叶于枝条疏生;果实圆球形,直径达1厘米,果托扩展直径约7毫米,仅包被果实基部;叶纸质,倒卵形,有时为倒卵状披针形,网脉明显,网眼粗大。
5
叶簇生于枝端,果实椭圆形,果托扩展成杯状或浅杯状。
6
6
叶条形;果托浅杯状;灌木。
6
叶为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革质或近革质;果托杯形;乔木。
7
7
枝、叶无毛。
7
枝、叶或多或少被毛。
8
花、果序具短于花、果梗的总梗。
9
8
花、果序不具总梗或具不超过3毫米的极短总梗。
11
9
叶为倒披针形或倒卵形,秋后常变为红色;幼枝条灰白色或灰黄色,粗糙。
9
叶为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幼枝条光滑、绿色,后变棕黄色或青灰色。
10
10
幼枝条不见皮孔,绿色后变棕黄色;果实直径不及1厘米,果梗无皮孔。
10
幼枝条皮孔明显,青灰色;果实直径达1厘米以上,果梗有皮孔。
11
叶宽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枝条黄绿色或灰白色。
12
11
叶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通常圆;枝条灰色或灰黑色。
13
12
枝条灰白色;叶宽卵形至椭圆形,偶有狭长近披针形;芽鳞无脊。
12
枝条黄绿色;叶椭圆状披针形;芽鳞具脊。
13
叶面或仅背面被柔毛。
13
叶光滑无毛。
14
伞形花序、果序具总梗、总梗通常长于花、果梗,至少与花,果梗等长;着生花序短枝多可发育成正常枝条[组3. 长梗组Sect. 3 Aperula (Bl.) Benth.]。
14
伞形花序无总梗或具不超过3毫米的极短总梗,着生花序的短枝不发育,因而在叶腋成簇生状[组4. 多蕊组Sect. 4. Polyadenia (Nees) Bentb.]。
15
总梗纤细,长于花梗至少约4倍以上,长于果梗约7倍;果实卵形;叶长圆形,长12-20厘米,干时上面绿褐色下面灰褐色。
15
总梗长不及花梗的4倍、果梗的7倍;果实球形。
16
16
叶下面或脉上无毛或被稀疏柔毛。
17
16
叶下面或脉上密被毛。
21
17
叶长椭圆形,通常长13厘米以上,干时带红色,坚纸质或革质。
17
叶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长圆形,通常长不及13厘米 (超过13厘米的为革质) ,干时不带红色。
18
18
叶两面侧脉不明显,椭圆状披针形,纸质。
18
叶两面侧脉明显,长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革质、薄革质或纸质。
19
19
叶革质,长圆形,干时灰棕色,幼枝条粗壮,直径一般在3毫米以上。
19
叶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至披针形,干时灰褐色或紫褐色,幼枝条直径一般不及3毫米。
20
20
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常成镰状弯曲,纸质,侧脉每边6-10条,干时上面灰褐色。
20
叶披针形,先端渐尖,不成镰状弯曲,薄革质到革质,侧脉每边5-8条,干时上面紫褐色。
21
叶近革质,下面脉上密被锈色柔毛或长柔毛。
22
21
叶纸质,下面被黄白色毡毛或脉上被灰色长硬毛。
23
22
叶上面网脉凸起成蜂房状,侧脉每边5-7条,叶下面脉上密被锈色长柔毛;幼枝条圆形;叶长椭圆形,长7.5-20.5 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
22
叶上面网脉不凸起成蜂房状,侧脉每边9-10条,叶下面脉上密被锈色柔毛;幼枝具棱;叶通常卵状长圆形,长11-18厘米,宽4-7厘米,基部楔形,两侧常不相等。
23
叶下面被黄白色毡毛,长倒卵形至长圆形;果实直径4-5毫米。
23
叶下面脉上密被灰色长硬毛,叶倒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偶成圆形;果实直径约6毫米。
24
幼枝及叶下面密被锈色长柔毛,老时在叶脉上、枝条或枝桠处仍有残存黑色长柔毛;叶通常长6-11厘米,宽3.5-6厘米。
25
24
幼枝及叶下面不被锈色长柔毛,常或疏或密被黄色、白色短柔毛,老时脱落成无毛或近无毛;叶通常长3-5厘米,宽1.5-3.5厘米。
26
25
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
25
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26
花被管不明显;叶通常长4-5厘米,网脉成小凹点。
26
花被管倒锥形;叶通常长3-4厘米,网脉成小格状。
27
果圆球形,叶腋着生花序的短枝通常发育成正常枝条;落叶。
28
27
果椭圆形;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上部叶腋及下部苞片腋内,或为1至多个着生于大多不发育成正常枝条的短枝上;常绿。
33
28
叶全缘,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花序常着生于叶芽基部两侧各一 (组5. 球果组 Sect. 5. Spbae. rocarpae H. P. Tsui)。
28
叶三裂,偶五裂;花序在混合芽中;花、果序无总梗 (组6. 掌脉组Sect. 6. Palminervia Meissn.)。
29
花、果序无总梗或具3毫米以下短总梗;离基三出脉,离基至少3毫米。
30
29
花、果序明显具总梗,通常为离基三出脉,如为三出脉则第一对侧脉较叶缘为直;枝条平滑,干后棕黄色。
31
30
叶长椭圆形至狭卵形,先端渐尖,叶脉常红色;幼枝条平滑,灰黑色。
30
叶椭圆形,先端急尖,叶脉常黄色;枝条较粗糙。
31
叶通常卵形至宽卵形,长5厘米以上。
31
叶通常狭卵形,长在5厘米以下。
32
叶近圆形或扁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形至心形,常3裂,偶5裂。
32
叶椭圆形,偶有扁圆形,先端圆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稍心形,通常全缘,偶有裂缺或稍见叶缘凹陷。
33
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上部叶腋及下部苞片腋内;雄花雄蕊第三轮有时不育成条片状;总梗纤细而长,可达 2. 5厘米,约为花梗长的10-20倍 (组7. 单生伞序组Sect. 7. Uniumbellae H. P. Tsui) :叶宽卵形,近革质。
33
花序为1至多个着生于大多不发育成正常枝条的短枝上;雄花雄蕊第三轮为能育;无总梗或具总梗,具总梗时总梗均较粗短,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组8. 三出脉组Sect. 8. Daphnidium (Nets) Benth.]。
34
花、果序明显具总梗。
35
34
花、果序无总梗或具不超过3毫米的极短总梗。
36
35
叶为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具尾尖,叶下面密被铜黄色、白色贴伏绢质毛;第一对侧脉无下项特征。
35
叶为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叶下面无绢质贴伏毛,第一对侧脉在叶端与第二对侧脉汇合处向内折曲,干后常带绿色。
36
叶卵形或狭卵形,基部常不对称,第一对侧脉在叶端与第二对侧脉汇合处向内折曲。
36
叶各种形状,基部对称,第一对侧脉无上项特征。
37
37
叶较大,通常长15厘米左右,枝条粗壮,当年枝直径常在3毫米以上 (本项内各种的较小叶可长10-12厘米,与下37项内诸种有交叉,但在毛被、叶形及质地上有明显区别,详见以下各项) 。
38
37
叶中等大,通常长6-11厘米 (其中香叶子L. fragrans Oliv.的叶较小,长3.5厘米,但为披针形,纸质;菱叶钓樟L. supracostata Lec.的叶较小,长5厘米,但其基部常菱形,叶脉在叶上面较下面更为凸出) ;当年枝条直径一般不到3毫米。
40
38
幼枝及叶下面无毛;叶长椭圆形,通常纸质。
38
幼枝及叶下面有密厚毛被,老时仍明显残存。
39
39
幼枝及叶下面被锈色或褐色绒毛;叶椭圆形至长圆形,革质;果梗长于5毫米。
39
幼枝及叶下面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叶宽卵形,纸质;果梗最长约及5毫米。
40
幼枝、叶下面被或疏或密柔毛,不久脱落成无毛或几无毛。
41
40
幼枝、叶下面毛被密厚,在第二年生枝、老叶仍有较厚毛被,至少在枝桠处及叶下脉上被毛。
47
41
果实较大,长可达1.4厘米;幼叶被贴伏或不贴伏白色长绢毛,老叶下面有时有残存淡黄色毛或黑毛;花丝被疏柔毛;子房、花柱被微柔毛。
41
果实较小,长不及1厘米,幼枝及芽非贴伏白色绢质毛,老叶下面无残存黑毛 (如无果实标本可顺序检索以下各项) 。
42
42
叶脉在叶上面较下面更为凸出,至少两面相等,叶狭卵形至披针形;花丝、子房及花柱被毛或无毛。
43
42
叶脉在叶下面较上面更为凸出;花丝、子房或花柱或多或少被毛。
44
43
叶下端略成菱形,先端尾状渐尖,叶缘或多或少波状,第一对侧脉不沿叶缘上行;花丝、子房及花柱被柔毛。
43
叶下端不成菱形,先端渐尖,叶缘不成波状,第一对侧脉沿叶缘上行直到叶先端,有时几与叶缘相合;花丝、子房及花柱无毛。
44
子房、花柱密被柔毛,至幼果时仍或疏或密被毛 (如为雄花标本可检索下项) 。
45
44
子房无毛,仅花柱被或疏或密柔毛,幼果无毛 (如为雄花标本可检索下项) 。
46
45
枝条表面有一薄层白色分泌物而略显白色;叶通常宽卵形或宽椭圆形,有时为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
45
枝条表面无上项特征;叶通常狭卵形至狭椭圆形,先端具长尾尖。
46
叶为披针形或有时为狭卵形,先端渐尖。
46
叶为椭圆形、长圆形、倒卵形,决不为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有时尾尖。
47
叶披针形,具尾尖或尾状渐尖;幼枝及叶下面被密厚贴伏白色长绢毛,老叶毛较稀疏并变污黄色,或仅残存黑色毛片;果实大,长可达 1.4厘米。
47
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幼枝及叶下面密被灰褐色绒毛或淡黄褐色长柔毛;果实小,长不到1厘米。
48
47
叶较小,通常长3-4厘米,革质,宽椭圆形至圆形或狭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或尾尖。
49
48
芽、幼枝及叶下面被灰褐色绒毛;二年生枝条灰褐色,被残存柔毛,较光滑;老叶下面至少脉上被绒毛;叶卵形或椭圆形。
48
芽鳞密被棕褐色柔毛,幼校及叶下面,特别是叶柄密被黄褐色长柔毛;二年生枝条黄褐色几无毛,多皮孔,甚粗糙;老叶下面毛脱落成无毛或仅中脉被毛;叶长圆形或倒卵形。
49
幼枝及叶下面密被淡黄色或金黄色柔毛,老叶毛脱落成稀疏黑毛或残存黑色毛片或全部脱落成无毛;叶宽椭圆形至圆形,先端尾状渐尖。
49
幼枝及叶下面无毛或被极稀疏柔毛,不久脱落成无毛;叶狭卵形或狭椭圆形,先端尾状渐尖至尾尖。
《中国植物志》第31卷(1982)
0http://blooge.cn/flora/17883.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