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壳桂属 Cryptocarya R. Br. (Lau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5-2-14 8:29
ė668次浏览
19.厚壳桂属――Cryptocarya R. Br.
名称文献:R. Br. Prodr. Fl. Nov. Holl. 402. 1810; Nees in Wall. Pl. Asiat. Rar. 2; 61, 69. 1831; Meissn. Gen. 325 (238). 1841, et in DC. Prodr. 15 (1): 68. 1864; Benth. in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150. 1880; Pax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3 (2): 107, 110 et 122. 1889; Hook. f. Fl. Brit. India 5: 117-121. 1890; Lec. Fl. Gen. Indoch. 5: 144-148. 1914; Liou Ho, Laur. Chine et Indoch. 95-102. 1932 et 1934.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很少近对生,通常具羽状脉,很少离基三出脉。芽鳞少数,叶状。花两性,小,组成腋生或近顶生通常短的圆锥花序。花被筒陀螺形或卵形,宿存,花后顶端收缩,花被裂片6,近相等或稍不相等,早落。能育雄蕊9,6或3,着生于花被筒喉部,花药2室,第一、二轮雄蕊花药内向,花丝基部无腺体,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花丝基部有一对腺体。退化雄蕊位于最内轮,具短柄,无腺体。子房无柄,为花被筒所包藏,花柱近线形,柱头小,不明显,稀盾状。果核果状,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全部包藏于肉质或硬化的增大的花被筒内,顶端有一小开口,外面平滑或有多数纵棱。
产地分布:约200-25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未见于中非,中心在马来西亚,远达澳大利亚及智利。我国有19种,产于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
检索表
1
叶具离基三出脉。
2
1
叶具羽状脉。
3
3
叶两面的叶脉不呈密网状。
4
4
果无栓质斑点。
5
5
果十分平滑,全然无纵棱。
6
5
果不平滑,具明显或不明显的纵棱。
7
6
果卵球形,长1.5-1.8厘米,直径1.1-1.3厘米;圆锥花序短小,短于叶片很多,长2-2.5 (3.5-4) 厘米,少花,少分枝;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8-26厘米,宽2.5-7.5厘米,下面紫绿带白色。
7
果球形、近球形或扁球形。
8
7
果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卵球形。
11
8
果均较小,长在1.5 厘米以下。
9
9
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至卵圆形,较大,长 (6.5) 10.5-19 厘米,宽 (3.5)4.2-8.5厘米,下面全面疏被但沿中脉及侧脉稍密被黄褐色短柔毛,黄绿色绝不带灰白;圆锥花序长5.5-14厘米,顶生及近顶生者多分枝,下部分枝长达4厘米,腋生者少分枝而近穗状。
9
叶均较小,下面非全面被毛但常沿中脉及侧脉被毛外余部无毛,常带灰白色。
10
11
长在2.5厘米以上。
12
11
果较小,长均在2.5 厘米以下。
13
12
果卵球形,长2.5-3厘米,直径1.5-2厘米,有皱纹和疣点,纵?不明显;叶片披针形至长圆伏披针形,长9-13厘米,宽2.5-4.5厘米;枝、叶变无毛;圆锥花序穗状式,长3-8厘米,少花。
12
果椭圆形,成熟时长达3.4厘米,直径2厘米,无皱纹和疣点,纵?多少明显;叶片长椭圆形,较大,长(9-11)15-28厘米,宽(2.5) 5.5-14厘米;枝、叶多少密被锈色短柔毛;圆锥花序呈塔状分枝式,腋生者长(5)7.5-15厘米,顶生者长达19 厘米,多花。
13
叶下面不具明显凸起的横行脉,叶小得多。
14
14
圆锥花序变异很大,有时少花,短于叶很多,长仅2-4厘米,有时多花密集,长近叶片之半或以上,长5.5-12厘米,后者常多分枝,分枝纤细,长达4厘米;果卵球形,成熟时长1.6厘米,直径1.2厘米。
14
圆锥花序变异不大,比较一致,长均在10厘米以下。
15
15
叶革质、近革质或坚纸质,上面晦暗或稍光亮。
16
16
圆锥花序比较短小,长均在8厘米以下;叶两面或下面略被短柔毛。
17
17
果椭圆球形,长1.2-1.7厘米;叶一般均较大。
18
《中国植物志》第31卷(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