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脉蕨属 Ctenitopsis Ching ex Tard.-Blot et C. Chr. (Aspid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10-27 15:42
ė221次浏览
2. 轴脉蕨属 Ctenitopsis Ching ex Tard.-Blot et C. Chr.
名称文献:Ching ex Tard.-Blot et C. Chr. in Lecomte, Not. Syst. 7: 86. Oct. 1938; Ching in Fan Mem. Inst. Biol. Bot. Ser. 8: 304. Nov. 1938; S. H. Wu et Ching, Fern Fam. and Gen. of China 444. 1991.
形态特征:中型至大型土生植物。根状茎粗壮,直立,具网状中柱,顶部与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叶簇生;叶柄暗棕色至棕禾秆色,少为栗棕色或黑色并有光泽;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卵状五角形或椭圆形,二回羽裂至四回羽裂;基部一对羽片通常最大,其基部下侧一小羽片或裂片通常向下伸长。叶脉分离,二至三叉,小脉不达叶边,下侧一条较长而常弯弓;基部下侧一组小脉不出自裂片主脉,而出自小羽轴或羽轴,二至三叉,小脉弯弓伸向缺刻或偶尔联结成网眼。叶薄纸质至近膜质,罕为坚纸质,干后通常为褐色或褐绿色,至少上面被有关节的灰白色或棕色的毛,边缘或至少在缺刻内疏被同样的睫毛;各回小羽轴或主脉上面隆起并被多细胞有关节的棕色粗毛。孢子囊群小,圆形,彼此分离,着生于每组叶脉的上侧小脉顶端或中部,在主脉或小羽轴两侧各有1列或很少为不整齐的2列;囊群盖大,圆肾形,棕色或深棕色,厚膜质,宿存,或很少囊群盖不发育。孢子两面型,卵形或椭圆形,不透明,通常表面有刺状凸起。染色体x=10,(40)。
产地分布:约20种,主产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向东及东南至马来西亚及波利尼西亚,北达日本,西抵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我国有17种,产华南及西南。
产地分布:模式:Ctenitopsis sagenioides (Mett.) Ching,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
检索表
1
叶柄基部以上的鳞片的网眼不为粗筛孔型,通常为褐棕色或黑褐色,无虹色光泽;叶草质;叶脉明显,小脉为二至三叉(轴脉蕨组 Sect. Ctenitopsis)。
2
2
基部羽片的基部下侧小羽片或裂片不显著延长或缩短。
3
2
基部羽片的基部下侧小羽片或裂片显著延长。
6
3
叶基部为二回羽裂;叶脉分离或出自羽轴的小脉偶于缺刻下联结;末回裂片钝头或短尖头。
4
4
叶柄基部粗约5毫米,与叶轴均为栗褐色至近黑色并有光泽;基部羽片不缩短,下部下侧2-3片裂片明显缩短;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各有1行,着生于小脉顶端,有囊群盖。
5
6
植株高达1米;叶片基部为三回羽裂至近三回羽状,向上部为二回羽裂。
7
6
植株高达2米或更高;叶片基部为三回羽状至四回羽裂,向上部为二回羽状至三回羽裂。
17
7
叶柄的鳞片狭披针形,褐黑色至深黑色。
8
7
叶柄的鳞片阔披针形至长卵形,褐棕色至棕色。
11
8
叶柄为禾秆色;叶为二型;叶脉在不育羽片往往联结成三角形的网眼。
9
9
羽片7-10对;第二对羽片有短柄;羽轴及羽片下面光滑,羽轴上面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羽片下面偶有贴生的短毛。
10
11
叶脉分离。
12
12
叶片为椭圆披针形至椭圆形,厚纸质;羽片9-12对。
13
13
叶柄上的鳞片为阔披针形;囊群盖光滑无毛。
14
14
叶柄及叶轴下部为圆柱形,暗褐色;叶干后为褐色;下部几对羽片相距4-5厘米;基部羽片的基部下侧小羽片长8-15厘米。
15
14
叶柄及叶轴下部为四棱形,深禾秆色;叶干后为褐绿色;下部几对羽片彼此接近;基部羽片的基部下侧小羽片长约5厘米。
16
17
基部羽片长40-45厘米;中部羽片的裂片彼此以间隔分开。
18
《中国植物志》第6(1)卷(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