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芒毛苣苔(原变种) Aeschynanthus austroyunnanensis W. T. Wang var. austroyunnanensis (Gesner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9-2-9 10:25 ė214次浏览
14a.滇南芒毛苣苔(原变种)图版141: 1-3
名称文献:A. austroyunnanensis var. austroyunnanensis
形态特征:攀援小灌木。茎长约1米,无毛,不分枝或有少数M-分枝。叶对生,无毛;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4-7.2厘米,宽2.2-3.9厘米,顶端急尖或微钝,基部宽楔形或楔状圆形,边缘全缘,侧脉每侧4-5条,稍明显;叶柄粗,长3-6毫米。花1-2朵簇生于腋生的短枝上;花梗长4-8毫米,疏被短柔毛。花萼长4-5毫米,5裂近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宽1.1-1.2毫米,顶端钝,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冠红色,长2.4-2.7厘米,外面有短柔毛,内面无毛;筒细筒状,长约2厘米,口部直径5毫米;上唇长约5毫米,2裂近基部,裂片狭卵形,下唇长约7毫米,3深裂,裂片宽卵形,长约2.5毫米。雄蕊稍伸出,花丝着生于筒上部,距花冠基部1.5-1.7厘米处,上部被短柔毛,花药长圆形,长1.2-1.5毫米,无毛。花盘环状,高约0.6毫米,浅裂。雌蕊稍伸出,长3.2厘米,子房线形,长2.2厘米,无毛,花柱疏被短柔毛,柱头近球形。蒴果近线形,长18.5-26厘米,无毛。种子狭长圆形,长约0.8毫米,每端各有1根毛,毛长12-15毫米。花期10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景洪、易武)和东南部(屏边)以及广西西南部(龙州)。生于河边石上或林中,海拔500-1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景洪。
图版141: 1-3
《中国植物志》第69卷(1990)
0http://blooge.cn/flora/18739.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