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穗嵩草(原变种) Kobresia cercostachya (Franch.) C. B. Clarke var. cercostachys (Cype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9-4-13 3:14 ė187次浏览
49a. 尾穗嵩草(原变种)
名称文献:var. cercostachys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秆密丛生,直立,高10-35厘米,纤细,钝三棱形,光滑,基部有褐色或淡褐色的宿存老叶鞘。叶短于秆或与之近等长,宽1一2毫米,对折,腹面有沟,边缘粗糙。穗状花序线状圆柱形,长1.7-7厘米,粗3-6毫米,雄雌顺序,偶有雌雄异序,具多数密生呈覆瓦状排列的支小穗,雄花部分线形,通常短于雌花部分;雌性支小穗通常仅具1朵雌花,偶有在雌花之上尚有1-2朵雄花。雄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6毫米,顶端圆,膜质,褐色,上部具宽的白色膜质边缘,雄蕊3枚;雌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7.5毫米,顶端渐尖或钝,有时具短尖,纸质,两侧褐色,有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黄绿色,具3条脉。先出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6.7毫米,纸质,下部淡黄绿色,上部和腹面边缘褐色,顶端白色膜质,截形或2浅裂,在腹面,边缘分离几至基部,背面具2脊,脊上具小刺,脊间有2短脉。小坚果线状长圆形,三棱形,长2.5-4毫米,成熟时淡褐色,顶端具0.5-1毫米长的圆锥状的短喙;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3个。退化小穗轴长为果的1/3。花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产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生于海拔3600-5000米高山灌丛草甸带和高山草甸带的碎石上或流石滩边缘,通常散生,但在横断山的一些地区为斑状草甸的建群种。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省洱源县燕子海。
《中国植物志》第12卷(2000)
0http://blooge.cn/flora/19025.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