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科 Pinaceae Lindl.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5-1-17 9:28
ė184次浏览
4. 松科――PINACEAE Lindl.
名称文献:Lindl. Nat. Syst. Bot. ed. 2. 313. 1836.
形态特征: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状;枝仅有长枝,或兼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显,稀极度退化而不明显。叶条形或针形,基部不下延生长;条形叶扁平,稀呈四棱形,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针形叶2-5针(稀1针或多至81针)成一束,着生于极度退化的短枝顶端,基部包有叶鞘。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腋生或单生枝顶,或多数集生于短枝顶端,具多数螺旋状着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花药,花粉有气囊或无气囊,或具退化气囊;雌球花由多数螺旋状着生的珠鳞与苞鳞所组成,花期时珠鳞小于苞鳞,稀珠鳞较苞鳞为大,每珠鳞的腹(上)面具两枚倒生胚珠,背(下)面的苞鳞与珠鳞分离(仅基部合生),花后珠鳞增大发育成种鳞。球果直立或下垂,当年或次年稀第三年成熟,熟时张开,稀不张开;种鳞背腹面扁平,木质或革质,宿存或熟后脱落;苞鳞与种鳞离生(仅基部合生),较长而露出或不露出, 或短小而位 于种鳞的基部;种鳞的腹面基部有2粒种子,种子通常上端具一膜质之翅,稀无翅或二几无翅;胚具2-16枚子叶,发芽时出土或不出土。?本科模式属:松属 Pinus Linn.
产地分布:本科约230余种,分属于3亚科10属,多产于北半球。我国有10属113种29 变种(其中引种栽培24种2变种),分布遍于全国,几乎均系高大乔木,绝大多数都是森林树种及用材树种,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华南地区高山地带组成广大森林,亦为森林更新、造林的重要树种。有些种类可供采脂、提炼松节油等多种化工原料,有些种类的种子可食或供药用,有些种类可作园林绿化树种。
检索表
1
叶针形,通常2、3、5针一束,稀多至7-8针一束,生于苞片状鳞叶的腋部,着生于极度退化的短枝顶端,基部包有叶鞘(脱落或宿存),常绿性;球果第二年成熟,种鳞宿存,背面上方具鳞盾与鳞脐 [亚科3. 松亚科 Subfam. PINOIDEAE Pilger]
1
叶条形或针形,条形叶扁平或具四棱,螺旋状着生,或在短枝上端成簇生状,均不成束。
2
3
球果成熟后(或干后)种鳞宿存。
4
4
球果生于枝顶;小枝节间生长均匀,上下等粗,叶在枝节间均匀着生。
5
5
球果通常下垂,稀直立、形小;种子连同种翅较种鳞为短;叶扁平,上面中脉凹下或微凹,稀平或微隆起,间或四棱状条形或扁菱状条形;雄球花单生叶腋。
6
6
小枝有微隆起的叶枕或叶枕不明显;叶扁平,有短柄,上面中脉凹下或微凹,稀平或微隆起,仅下面有气孔线,稀上面有气孔线。
7
8
叶扁平,柔软,倒披针状条形或条形,落叶性;球果当年成熟。
9
《中国植物志》第7卷(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