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裂稃草 Schizachyrium sanguineum (Retz. ) Alston (Gramin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4-9-15 15:25 ė156次浏览
2. 红裂稃草(指示植物)图版52:11-12
名称文献:Schizachyrium sanguineum (Retz.) Alston Suppl. Fl. Ceyl. 334. 1931; 广州植物志849. 1956;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841. 图788.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206. 1976; 海南植物志4: 483. 1977; 西藏植物志5: 337. 1987.――Rottbaellia sanguinea Retz. Obs. Bot. 3: 25. 1783.――Andropogon sanguineus (Retz.) Merr. in Philip. Journ. Sci. Bot. 12: 101. 1917. et Lingnan Sci. Journ. 5: 28. 1927.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常少数丛生,高50-120厘米,径2-4毫米,坚硬呈红褐色,单生或上部有分枝,无毛,上部节间一侧具1凹沟。叶鞘光滑无毛,背部具脊;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长5-20厘米,宽1-5毫米,顶端尖或稍钝,无毛,边缘粗糙。总状花序单生,长3-8厘米,其下被鞘状苞;总状花序轴节间一侧扁平,等长或稍短于无柄小穗,顶端膨大而具2齿,边缘无毛或具纤毛。无柄小穗窄线形,长6-8毫米,稍陷入总状花序轴的凹穴内,基盘膜质;第一颖背部具细点状粗糙,顶端微2齿裂;第二颖舟形,脊上具极窄的翼;第一外稃线状披针形,稍短于颖,边缘具纤毛;第二外稃长约为颖的2/3, 2深裂几达基部,芒自裂片间伸出,长约15毫米,中部膝曲,芒柱扭转;雄蕊3,花药红褐色,长约2.5毫米;花柱2。颖果线形,扁平,长约4毫米。有柄小穗退化,柄长约为无柄小穗的4/5,扁平倒披针形,边缘具纤毛;小穗退化至仅剩1或2颖,披针形,长2-3毫米,第一颖顶端具1直芒,芒长2-3毫米。花果期7-12月。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50-3600米的山坡草地。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分布。
图版52:11-12
《中国植物志》第10(2)卷(1997)
0http://blooge.cn/flora/31262.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