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盖蕨属 Microlepia Presl (Dennstaedt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4-1-3 11:58 ė289次浏览
2.鳞盖蕨属――Microlepia Presl
名称文献:Presl, Tent. Pterid. (1836) 124.
形态特征:陆生中型植物。根状茎横走,有管状中柱,被多细胞的淡灰色刚毛,无鳞片。叶中等大小至大形,叶柄基部不以关节着生,有毛,上面有纵的浅沟;叶片从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1-4回羽状复叶,小羽片或裂片偏斜,基部上侧的比下侧的大,常与羽轴或叶轴并行,或多少呈三角形,少为披针形,通常被淡灰色刚毛或软毛,尤以叶轴和羽轴为多。叶脉分离,羽状分枝,小脉不达叶边。孢子囊群圆形,边内(即离叶边稍远)着生于一条小脉的顶端,常接近裂片间的缺刻;囊群盖为半杯形,以基部及两侧着生于叶肉,上方向叶边开口,上边截形,或囊群盖为肾圆形,仅以基部着生;囊托短;环带直立,基部为囊柄中断。孢子四面形,光滑或有小疣状突起。
产地分布:约有70余种,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和亚热带,南达新西兰及马达加斯加,向北到日本,以亚洲最多,美洲不产。中国现有57种,成为本属的分布中心(如连同越南北部产的而中国可能有的两种在内,共为59种)。
检索表
1
叶为一同羽状,羽片不分裂或为羽状深裂。
2
1
叶为二回羽状。
7
2
羽片全椽,叶脉二叉,子囊群沿叶边为整齐的排列。
2
羽片多少为羽状分裂,或者至少有粗大圆齿,叶脉三叉至羽状分离(在羽裂的羽片),子囊群位于离叶边较远处。
3
3
叶为薄草质,上下两面被有针状的密长毛。
3
叶为纸质或厚纸质,光滑或仅下面有短毛。
4
4
叶为厚纸质,羽片长20厘米,叶脉粗而隆起,下面除中肋外光滑无毛,囊群盖也无毛。
4
叶为纸质,羽片通常长约10厘米,叶脉细而不甚隆起,下面通常有短毛,子囊群盖上也有毛。
5
5
羽片边绿浅裂,或仅为大齿状。
5
羽片边绿弱状深裂。
6
叶为3-4回羽状。
29
7
叶片长25厘米以下,宽4-9厘米,羽片长3-5厘米,不为披针形,中肋两侧有狭翅。
7
叶远较大,羽片长逾12厘米,披针形,渐尖头,中肋两侧一般不具狭翅。
8
8
叶下面脉上有长毛密生,脉间也生有短毛。
9
8
叶下面几光滑,有疏毛生于叶脉上,脉间概为光滑无毛。
11
9
叶为厚纸质,小羽片宽约1厘米,上画光滑。
9
叶为草质,小羽片宽6毫米,上面有长毛疏生。
10
10
小羽片几为钝头,边绿羽裂。
10
小羽片为尖头,边绿仅有圆据齿。
11
叶为草质。
12
11
叶为纸质或厚纸质。
18
12
羽片有长柄(长5毫米),向基部变阔,基部上下两侧的小羽片为羽状深裂,下侧一枚稍长。
12
羽片仅有短柄或几无柄,向基部不变阔,基部上下两侧的小羽片略为浅裂或全缘,下侧一枚缩短。
13
13
叶下面有长针状毛疏生,囊群盖上也有同样的长毛。
13
叶下面光滑无毛或仅有少数短毛,群囊盖光滑或稍有毛。
14
14
小羽片为圆头,全绿或略为波状。
14
小羽片为尖头,边绿羽裂为不同深度。
15
15
囊群盖为肾形,仅基部着生。
15
囊群盖为杯形或浅杯形,两边也多少着生。
16
16
小羽片宽约7毫米,上边羽裂深达2/3以上。
16
小羽片宽1厘米或过之,上边羽裂达1/3。
17
17
小羽片为尖头,裂片有尖锯齿。
17
小羽片为钝头或急尖头,裂片有钝据齿。
18
羽片中肋上面光滑。
19
18
羽片中肋上面有毛。
24
19
小羽片为圆钝头,长达1.5厘米以下,通常上边浅裂。
20
19
小羽片为尖头或渐尖头,通常上边深羽裂。
21
20
叶顶部为尾尖头,羽片宽钓3厘米,小羽片有浅裂,全缘。
20
叶顶部为渐尖头,羽片宽约2厘米,小羽片有齿牙。
21
囊群盖为肾形,仅基部着生。
21
囊群盖为杯形,两侧也着生。
22
22
叶为革质,羽片长2-3厘米,宽1-1.5厘米。
22
叶为纸质,羽片长1.5厘米,宽约5-7毫米。
23
23
叶为纸质,小羽片为尖头,各裂片有尖锯齿。
23
叶为坚纸质,小羽片为钝头,各裂片有钝齿或仅为波状。
24
小羽片钝头。
25
24
小羽片为尖头。
26
25
羽片宽1.5厘米,为铗披针形,小羽片边不开裂。
25
羽片宽约3厘米,小羽片上边略为浅裂。
26
小羽片斜向上方,薄草质。
27
26
小羽片开展,厚纸质。
28
27
小羽片下面几无毛,囊群盖光滑。
27
小羽片下面有长毛疏生,囊群盖上有一簇长毛。
28
小羽片长约2厘米,两边深羽裂达2/3,下面有长毛疏生,囊群盖上有一簇长毛。
28
小羽片长约1.3厘米,上边浅裂,下面几光滑,略疏生短毛。
29
叶下面的毛仅生于叶脉上,脉间无毛(或稀有一二短毛);少有光滑无毛。
30
29
叶下面的毛生于叶脉上和叶脉间(生叶脉间的毛往往为头垢状,不发育)。
49
30
叶几为革质,下面光滑无毛;囊群盖为肾形,仅以基部着生。
30
叶为纸质或草质,下面的叶脉上多少有毛。
31
31
末回小羽片为圆钝头(一回小羽片往往为圆头),全缘,或有波状圆齿。
32
31
末回小羽片为尖头(一回小羽片经常为渐尖头),有据齿,或羽状深裂为有据齿的裂片。
38
32
叶为坚纸质,羽片的中肋上面光滑无毛,上下两边的末同小羽片极不对称,顶部有少数钝齿牙。
32
叶为草质,羽片的中肋上面有毛,上下两边的末回小羽片几对称,顶部为全缘。
33
33
一回小羽片为渐尖头。
34
33
一回小羽片为圆钝头。
35
34
叶两面有长而发亮的针状毛密生。
34
叶两面几为光滑,仅有短毛疏生。
35
末回小羽片大,长1-1.5厘米,宽约7毫米。
35
末回小羽片小,长7毫米,宽约4毫米。
36
36
叶下面的毛为长针状,发亮,密生。
36
叶下面的毛短,不发亮,疏生。
37
37
羽片为卵状披针形,宽达9厘米,囊群盖为浅杯形。
37
羽片为披针形,宽达4厘米;囊群盖为深杯状。
38
叶为厚纸质,中肋上面光滑无毛。
39
38
叶为草质,中肋上面有毛。
41
39
叶下面的脉上几光滑,或仅有少数针状短毛;囊群盖为肾形,宽超过高,以基部着生。
39
叶下面的脉上有长毛密生;囊群盖为杯形,两侧边也着生叶上。
40
40
羽片(特别是下部的)为三角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5-6厘米;囊群盖大,孢子囊群成短柱状,往往突出于囊群盖之外。
40
羽片为披针形,长17厘米,宽约3厘米;囊群盖细小,孢子囊群不成短柱状突出于囊群盖的外面。
41
囊群盖为肾形,仅以基部着生,宽超过高。
42
41
囊群盖为杯形,高等于或超过宽,两侧边同时着生叶上。
48
42
羽片为长披针形,开展,宽约3厘米,一回小羽片为钝头;中轴为淡棕色,有光亮。
42
片为卵状披针形,一回小羽片为渐尖头,中轴为灰褐色,无光亮。
43
43
叶为坚草质,阔卵形,羽片和一回小羽片彼此紧接或几为复瓦状。
43
叶为薄草质,长圆披针形。
44
44
羽片为卵形,长7厘米,基部为等形。
44
羽片为长圆披针形,长16厘米,基部为不等形。
45
45
末回小羽片顶部仅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牙。
45
末同小羽片顶部有明显的据齿。
46
46
末回小羽片长4-4.5厘米,宽2厘米,边缘有粗齿牙。
46
末回小羽片长2-3厘米,宽1厘米,边缘不具粗据齿。
47
47
一回小羽片为渐尖头,末回小羽片宽4-5毫米。
47
一回小羽片为尾尖,末回小羽片宽2-3毫米。
48
植株高不到1米,叶下面有白色长针状的疏毛;囊群盖被有疏毛,毛长超过囊群盖。
48
植株高达1.5米,叶下面有短褐色疏毛;囊群盖无毛。
49
叶上面光滑无毛;囊群盖为肾形,有密绒毛。
49
叶上面多少有毛;囊群盖为杯状。
50
50
叶三回羽状,末回小羽片一般阔而大,全缘或有小锯齿,下面有短毛,不为白色,也不发亮。
51
50
叶四回羽状,末同小羽片短而狭,深裂,下面通常有长针状白色发亮的毛密生。
58
51
末回小羽片为全缘。
52
51
末回小羽片有锯齿,少几为全缘而有疏缺刻。
54
52
下部的羽片基部不膨大(郎基部的一回小羽片同其他的小羽片同形),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钝圆头。
52
下部的羽片基部膨大(即基部的下方一回小羽片远较其他的小羽片为大),长4.5厘米,宽约2厘米,渐尖头。
53
53
叶下面有疏毛,囊群盖上也有疏毛。
53
叶下面有浓密毛)囊群盖上也有密毛。
54
末回小羽片有圆锯齿或几为全缘而略有疏缺刻。
55
54
末回小羽片有尖齿牙。
57
55
一回小羽片长13厘米,宽约4-5厘米,长渐尖头。
55
一回小羽片长4-5厘米,宽约1-2厘米,急尖头。
56
56
末回小羽片有圆锯齿。
56
末回小羽片几为全缘,略有疏缺刻或稀片裂。
57
叶为厚草盾,叶脉两面明显隆起。
57
叶为草质,叶脉两面不明显。
58
叶下面有短毛疏生,上面的毛短而疏,褐色不发亮。
58
叶下面有长针状的毛密生,上面有较疏的同样的毛伏生。
59
59
叶为坚草质,叶两面有长而密的毛。
59
叶为薄草质,叶下面的毛短,上面有少数稀而短的毛。
60
60
叶下面有密毛,裂片的据齿少而钝。
60
叶下面有稀毛,裂片的据齿多而尖。
《中国植物志》第2卷(1959)
0http://blooge.cn/flora/394.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