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族 Trib. Inuleae Cass (Composit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3-5-29 12:40 ė481次浏览
4. 旋覆花族――Trib. Inuleae Cass
名称文献:Cass. in Bull. Soc. Philom. Paris 190. 1812, 173. 1815, et Dict. Sc. Nat. 20: 374. 1821, 23: 559. 1822, 49: 223. 1827, 60: 579. 1830; O. Hoffm. Pflzfam. 4. 5: 172. 1889-1894. ――Trib. Asteroideae Less., Synops. Comp. 161. 1832. p. p. ――Trib. Senecionidea Less., l. c. 218. 1832.――Trib.Inuloideae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80. 1873. ――Trib. Asterees Baill., Hist. des Plantes 8: 71. 1882.
形态特征:草本,亚灌木或灌木。叶通常互生,全缘或有锯齿。头状花序有异形小花,辐射状或常盘状,边缘的小花雌性,结果实,稀无性,中心的小花两性,结果实或不育(常称雄花),或头状花序仅有同形小花,小花全部两性或单性,或雌雄异株。总苞片通常多层,覆瓦状排列或近等长,草质,干膜质或革质,稀1层。花托无托片或有托片。雌花花冠舌状,有顶端3齿裂的舌片,或细管状或丝状而较短于花柱;两性花花冠下部管状,上部(檐部)钟状或漏斗状,有4-5裂片。花药上端有附片,基部箭形,有具丝状或线状、全缘或撕裂的尾部,或有时具小尖头状的耳部。两性花的花柱分枝狭长,上部常较宽,略扁,上端圆形或截形,有乳头状突起或笔头状毛,无附器,或不育花的花柱不分枝。瘦果小。冠毛通常毛状,少有膜片状,或无冠毛。
产地分布:本族分9个亚族,中国有5个亚族,即以非洲热带为分布中心的阔苞菊亚族Subtrib. Plucheinae, 以地中海地区为分布中心的絮菊亚族 Subtrib. Filaginae, 旋覆花亚族 Subtrib. Inulinae, 牛眼菊亚族 Subtrib. Buphtalminae 及分布最广的鼠麴草亚族 Subtrib. Gnaphalinae。此外最近从絮菊亚族又分出含苞草亚族Subtrib. Symphyllocarpinae, 本族通常认为有二元的起源,即鼠麴草、絮菊、阔苞菊和它们附近各亚族有共同的起源,旋覆花、牛眼菊和它们附近各亚族有共同起源。不同起源的亚族在总苞和小花(特别是雌花)的特征上有显著的差别。鼠麴草亚族曾经有人 (J. Small) 认为是最原始的亚族,它与旋覆花亚族分别从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起源,它的出现时期且较早(始新世)。但有人认为本族从菜蓟族 Cynareae 起源。
功能用途:本族我国原产者24个属,其中较大的是艾纳香属 Blumea、香青属 Anaphalis、火绒草属 Leontopodium; 在中国驯化或栽培者3个属,其中原产非洲南部和大洋洲的花笄属 Helipterum DC. 和原产大洋洲的贝细工属 Ammonium R. Br.: A. alatum R. Br. 仅有栽培的观赏植物。此二属在本志中不详述。
检索表
1
雌花花冠细管状或丝状;头状花序盘状,有异形小花,雌雄同株,或有同形小花而雌雄异株或近异株;雌花花柱较花冠长。
2
1
雌花花冠舌状或管状;头状花花序辐射状或盘状,有异形小花,或仅有同形的两性花,雌雄同株;总苞片草质或革质,有时叶状;雌花花柱较花冠短,两性花花柱有线状分枝。
18
2
总苞片草质、干质或厚质;花托无托片,但可有托毛;两性花花柱分枝钝,丝状,或不分枝(阔苞菊亚族 Plucheinae);草本或亚灌木。
2
总苞片干膜质,或膜质透明,有时内层开展成辐射状;草本,通常被密绵毛,稀无毛。
11
3
头状花序分散,不紧密结合或复头状花序。
4
3
头状花序紧密结合成球状或圆柱状复头状花序,各有1或少数两性花及少数雌花。
10
4
瘦果长(约5-6毫米);冠毛有红褐色直糙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有异形小花或同形小花,总苞片厚质。
4
瘦果小;冠毛有细毛或无冠毛;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有异形小花。
5
5
无冠毛;直立或铺散草本;花药有尾;总苞片干质。
5
有细毛状冠毛。
6
6
总苞片狭窄,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茎基部稍木质。
7
6
总苞片宽阔,卵圆形至披针形,干质稀膜质。
9
7
花药基部有尾,结合;总苞片草质。
7
花药基部钝或有小尖头,无尾。
8
8
雄蕊1-4,花药分离;总苞片草质。
8
雄蕊5,花药结合;总苞片常硬质。
9
总苞倒卵圆形,宽钟形或半球形;花药基部有尾;亚灌木或灌木。
9
总苞长圆形;花药基部有小尖头;多年生草本。
10
无冠毛;复头状花序在枝顶单生。
10
有细毛状冠毛;复头状花序无柄,疏散总状排列,或在枝端单生。
11
花托有托片;外层小花为托片所承抱;两性花花柱不分枝,或前端钝,有钻形的分枝;头状花序通常密集成团伞状;细弱草本。
12
11
花托无托片;两性花花柱分枝顶端截形;草本或亚灌木(鼠麴草亚族 Gnaphaliinae);有毛状冠毛。
12
无冠毛;托片褶合,基部贴着于子房上;植物无毛(含苞草亚族 Symphyllocarpinae)。
12
两性花及内层雌花有1-2层毛状冠毛,外层雌花有较少的冠毛或无冠毛;托片内凹,抱拥外层或全部雌花(絮菊亚族 Filaginninae);植物被棉毛。
13
两性花不结果实;两性花花柱不分枝或浅裂,或有短分枝;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和少数两性花,或仅有两性花或雌花。
14
13
两性花全部或大部结果实;两性花花柱有分枝;冠毛基部分离或结合。
16
14
冠毛基部分离,分散脱落;头状花序伞房状稀穗状排列,有雌花和较少的两性不育花或仅有两性不育花,近雌雄异株。
14
冠毛基部结合成环状;头状花序多少密集,伞房状排列,稀单生。
15
15
雌雄异株,头状花序通常伞房状排列,外围无开展的苞叶群;两性花冠毛顶部扁;总苞片干膜质。
15
雌雄同株或异株,头状花序单性或有雌花及两性不育花,伞房状密集排列,稀单生;外围通常有开展的星状苞叶群;两性花冠毛通常上端稍粗厚;总苞片边缘膜质。
16
头状花序仅有两性花,或外层兼有少数雌花;总苞片有白色或颜色显明瓣状的附片,紧压或松疏,或放射状开展。
16
头状花序有雌花和两性花;总苞片黄色或褐色,或无色,通常不开展。
17
17
雌花多层;花药基部钝或微尖;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
17
雌花2至多层;花药基部有尾;草本,稀亚灌木。
18
花托无托片;两性花花柱分枝顶端较宽,圆形(旋覆花亚族 Inulinae);草本或亚灌木。
18
花托有托片;两性花花柱分枝顶端圆形或截形(牛眼菊亚族 Buphthalminae);草本;头状花序辐射状;总苞片外层草质。
19
有冠毛。
20
19
无冠毛;头状花序盘状,雌花花冠管状。
23
20
冠毛2层,内层毛状,外层短,膜片状;总苞片草质;头状花序辐射状而有舌状花。
20
冠毛全部毛状。
21
21
总苞片厚革质,上端有刺;头状花序盘状,无舌状花。
21
总苞片草质,或有叶状附片,无刺;头状花序通常辐射状,或有时盘状而无舌状花。
22
22
小花全部有冠毛;冠毛近等长,有多数细毛;瘦果有肋或无肋。
22
舌状花无冠毛或有少许冠毛;冠毛有少数或多数细毛;瘦果无肋。
23
两性花和雌花都结果实;小花极多数;瘦果有纵肋,上部狭窄成喙状,有腺。
23
两性花7-18个,不结果实,雌花7-11个结果实;瘦果无纵肋,下部狭窄,有腺(常列入下族)。
24
舌状花瘦果有3棱或翅;冠毛的膜片基部结合成冠状,顶部有时芒状;头状花序常单生。
24
瘦果全部圆柱形,无棱;冠毛的膜片分离,有3-5芒或无芒;头状花序近伞房状排列或单生。
《中国植物志》第75卷(1979)
0http://blooge.cn/flora/41418.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