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属 Aster L. (Composit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12-7 13:43 ė313次浏览

25. 紫菀属――Aster L.
名称文献:L., Sp. Pl. 872. 1753; Ness, Gen. et Sp. Ast. 16. 1832; DC., Prodr. 5: 226. 1836;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832. 1873. p. p.; O. Hoffm. in Engl. Pflanzenf. 4, 5: 161. 1894. p. p.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亚灌木或灌木。茎直立。叶互生,有齿或全缘。头状花序作伞房状或圆锥伞房状排列,或单生,各有多数异形花,放射状,外围有1-2层雌花,中央有多数两性花,都结果实,少有无雌花而呈盘状。总苞半球状,钟状或倒锥状;总苞片2至多层,外层渐短,覆瓦状排列或近等长,草质或革质,边缘常膜质。花托蜂窝状,平或稍凸起。雌花花冠舌状,舌片狭长,白色,浅红色、紫色或蓝色,顶端有2-3个不明显的齿;两性花花冠管状,黄色或顶端紫褐色,通常有5等形的裂片。花药基部钝,通常全缘。花柱分枝附片披针形或三角形。冠毛宿存,白色或红褐色,有多数近等长的细糙毛,或另有一外层极短的毛或膜片。瘦果长圆形或倒卵圆形,扁或两面稍凸,有2边肋,通常被毛或有腺。?属的模式种:雅美紫菀 A. amellus L.
产地分布:紫菀属是紫菀族中最大的属。由于不同学者对属的范围的观点不同,所包括的种的数目也不一致。据较近的估计有250种(Burges 及 Alexander, 1933,Cronquist, 1933),600种(Core, 1955)或1000种(Phillips, 1950)。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狭义的紫菀属在中国近百种。
检索表
1
总苞片2-3层,等长,或有时外层稍短,非覆瓦状排列,冠毛1或2层,外层短毛状或短膜片状;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或单生于伞房状分枝的顶端;总苞片全部或上部草质,基部革质,边缘有时宽或狭膜质。
1
总苞片3至多层,稀二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渐短,极少与内层等长,冠毛1层,稀2层而外层短毛状稀膜片状;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伞房状排列,极少单生于茎端。
2
2
总苞片上部或外层全部草质,边缘有时狭膜质。
2
总苞片干膜质或厚干膜质,或有时上部草质。
《中国植物志》第74卷(1985)
0http://blooge.cn/flora/41442.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