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藤属 Galium Linn. (Rub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5-11-11 20:12 ė219次浏览

96.拉拉藤属* Galium Linn.
名称文献:Linn. Sp. Pl. 105. 1753; Gen. Pl. ed. 5, 117. 1754; Hook. f. in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49. 1873; K. Schum.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V (4): 149. 1891.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基部木质而成灌木状,直立、攀缘或匍匐;茎通常柔弱,分枝或不分枝,常具4角棱,无毛、具毛或具小皮刺。叶3至多片轮生,稀2片对生,宽或狭,无柄或具柄;托叶叶状。花小,两性,稀单性同株,4数,稀3或5数,组成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常再排成圆锥花序式,稀单生,无总苞;萼管卵形或球形,萼檐不明显;花冠辐状,稀钟状或短漏斗状,通常深4裂,裂片镊合状排列,冠管常很短;雄蕊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常短,花药双生,伸出;花盘环状;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颗,胚珠横生,着生在隔膜上,花柱2,短,柱头头状。果为小坚果,小,革质或近肉质,有时膨大,干燥,不开裂,常为双生、稀单生的分果爿,平滑或有小瘤状凸起,无毛或有毛,毛常为钩状硬毛;种子附着在外果皮上,背面凸,腹面具沟纹,外种皮膜质,胚乳角质;胚弯,子叶叶状,胚根伸长,圆柱形,下位。
产地分布:属模式:蓬子菜 G. verum Linn.?约30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产温带地区,热带地区极少。我国有58种、1亚种和38变种,除海南等南海诸岛尚未发现外,全国均有分布,尤以西南和北方为多;其中有15种和1变种,因尚待进一步研究,故没有被编入检索表中,仅附录于后面。
功能用途:本属有些种类,因猪食后会生病,故有“猪殃殃”之名。?本属分12组。
检索表
1
花冠辐状,稀短钟状,花冠裂片在基部合生。
2
1
花冠钟状,稀短漏斗状,花冠裂片在近中部合生。
10
2
叶具1脉。
3
2
叶具3-5脉或不明显地具3脉,如具1脉时,常有2对纤细的羽状侧脉。
9
3
花单生或为聚伞花序,花序较少而少花,稀分枝,如分枝,最末分枝常具1-3花;叶每轮2-6片。
3
花组成聚伞花序,花序较多,分枝,分枝常多而扩展,有时呈圆锥花序式排列,通常多花,稀少花或减少为单花;叶每轮4-10片。
4
4
叶线形,边缘常极反卷,常卷成管状,如叶非线形,则边缘稍反卷,下面苍白。
5
4
叶非线形,边缘亦不反卷,稀稍反卷。
6
5
花稠密,总花梗和花梗不呈毛发状;叶每轮6-10片,长可达5厘米以上。
5
花疏散而扩展,总花梗和花梗细长而呈毛发状;叶每轮4-8片,通常长约1厘米。
6
叶每轮通常4片,有时5-6片,叶顶端钝圆或尖,但不具小凸尖;花冠4或3裂。
6
叶每轮4-8片,叶顶端锐尖或微凹而有小凸尖;花冠4裂。
7
7
叶带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常萎软状,干时常卷缩;果较大,直径达5.5毫米;果柄较粗壮,直立或弓形下弯,长达2.5厘米。
7
叶非上述形状,如为上述形状时,亦不萎软状,干时亦不卷缩;果较小,直径1-2.2毫米;果柄较纤细,常呈毛发状,长达1.5厘米。
8
8
茎无毛或在角棱上有倒向的疏小刺;叶常等大;总花梗和花梗较纤细,常呈毛发状,如稍粗,不呈毛发状时,则果常具颗粒状的表面;花冠裂片顶端非芒尖;果皮不膨胀。
8
茎被毛、无毛或在角棱上有倒向的小刺毛和皮刺;叶在茎下部的常较茎上部的大;总花梗和花梗稍粗,不呈毛发状;花冠裂片顶端常芒尖;果皮膨胀或不膨胀。
9
聚伞花序稀在枝顶结成圆锥花序式,花两性或单性;叶通常椭圆形、卵形、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近圆形;叶两面被毛,如无毛时,则叶很小,长不过6毫米,宽不过3毫米,叶具1-3脉,稀5脉。
9
聚伞花序常在枝顶结成圆锥花序式,花两性;叶通常狭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叶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但在下面常只见在脉上,叶具3脉。
10
聚伞花序顶生,分枝或不分枝;叶具1脉;果密被钩毛或无毛。
10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分枝常扩展;叶具1-5脉;果无毛或有小瘤状凸起。
11
11
茎被白色长毛;叶具1脉,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0.5-2.3厘米,宽1-5毫米,常向下弯,边缘常反卷,叶下面被白色长毛。
11
茎不被白色长毛;叶具1-5脉,叶不为上述形状,长达5厘米,宽达2厘米,不向下弯,边缘亦不反卷,叶下面无白色长毛。
《中国植物志》第71(2)卷(1999)
0http://blooge.cn/flora/41453.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