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叶虎耳草(原变种) Saxifraga substrigosa J. T. Pan var. substrigosa (Saxifrag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3-10-31 21:24
ė104次浏览
103a. 疏叶虎耳草(原变种)图版39:7-12
名称文献:Saxifraga substrigosa var. substrigosa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30厘米。茎通常不分枝,有时下部分枝,中下部被无色卷曲柔毛(有的带黑褐色腺头),上部被黑褐色腺毛。基生叶不存在;茎生叶以中部者较大,向下、向上均变小,卵形、倒卵形至长圆形,长0.8-4.3厘米,宽0.3-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5-6疏锯齿(齿端具芒),两面和边缘均具糙伏毛(有的具黑褐色腺头)。多歧聚伞花序长2-6.5厘米,具3-9花;花序分枝长2-4厘米,具1-3花;花梗长0.6-1.4厘米,被黑褐色腺毛;萼片在花期直立,卵形,长2.6-3毫米,宽1.4-1.8毫米,腹面和边缘无毛,背面具腺毛,5-8脉于先端汇合;花瓣黄色,倒卵形,长6.4-7毫米,宽3.1-4.3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成长1.5-1.8毫米之爪,3-8脉,具4-6(-9)痂体;雄蕊长3.5-4毫米,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花柱2,长1.4-1.6毫米。花果期7-9月。
产地分布:产我国西藏(林芝、米林、工布江达)。生于海拔3 100-4 200米的栎、桦、云杉混交林和云杉林下,或林缘石上。模式标本采自米林。
图版39:7-12
《中国植物志》第34(2)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