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丁草属 Gerbera Cass. (Composit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3-11-4 13:15
ė178次浏览
189.大丁草属 Gerbera Cass.
名称文献:Cass. in Bull. Soc. Philom Paris 37. 1817; DC. Prodr. 7: 15. 1838;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497. 1873; O.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V. 5: 345. 1894. ――Leibnitzia Cass. in Bull. Soc. Philom. Pars 34. 1817. ――Lasiopus Cass. in Bull. Soc. Philom. Pars 152. 1817; DC. Prodr. 7: 18. 1838. ――Anandria Less. in Linnaea 5: 346. 1830, nom. illegit. ; DC. Prodr. 7: 40. 1838. ――Oreoseris DC. Prodr. 7: 17. 1838. ――Berniera DC. Prodr. 7: 18. 1838. ――Piloselloides (Less.) C. Jeffrey in Kew Bull. 21: 214. 1967.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长短不等的根状茎。叶基生,呈莲座状,常具各种类型的齿缺或羽状分裂,稀全缘,背面被绒毛或绵毛,或两面均无毛。花葶挺直,无苞叶或具线形、钻状或鳞片状苞叶,被绒毛或绵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异型,放射状或盘状,各有多数异型的小花,外围雌花1-2层,舌状或管状二唇形,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二者均能结实。总苞盘状、陀螺状或钟形,总苞片2至多层,覆瓦状排列,卵形、披针形或线形,顶端尖,少有钝圆,向外层渐次较短,绿色或边缘和顶部带紫红色,背面被绵毛或无毛;花托扁平,平滑无毛或略呈蜂窝状;雌花花冠具开展的舌片,长伸出于冠毛之外,或管状二唇形,无舌片而隐藏于冠之中,舌片或外唇具3细齿,内2裂丝状卷曲而短于舌片,或内唇仅具2齿,花冠管内常有退化雄蕊;两性花管状,冠檐2唇形,外唇3-4裂,内唇2裂。花药基部箭形,具全缘或撕裂状的长尾;花柱分枝内侧稍扁,顶端钝。瘦果圆柱形或纺锤形,有时略扁,具棱,通常被毛,顶端钝或渐狭成长短不等的喙。冠毛粗糙,刚毛状,宿存。
产地分布:近80种,主要分于非洲,次为亚洲东部及东南部。我国有20种,除个别种遍及于南北各地外,绝大部分集中于西南地区,云南有16种,占全国种类的80%。
检索表
1
雌花1层,花冠舌状,舌片大,长伸出于冠毛之外,或花冠管状2唇形,无舌片而隐藏于冠毛之中;花葶有苞叶,极少无苞叶。
2
1
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舌片长伸出于冠毛之外,内层的管状二唇形,与冠毛等长或略长;花葶无苞叶。
20
2
雌花花冠管状二唇形,无舌片,隐藏于冠毛之中;冠檐裂片短,长为花冠管之半或不及。
3
2
雌花花冠舌状,舌片显著,开展,伸出于冠毛之外,长为花冠管的1.6-4倍。
9
3
叶基部渐狭、钝圆、截平或浅心形,但不为箭形,叶柄长1-7.5厘米,极少有达1l厘米。
4
4
冠毛蓝紫色或栗褐色。
5
4
冠毛污白色、橙黄色、黄褐色或灰褐色。
6
6
总苞于开花期长于冠毛。
7
6
总苞于开花期短于冠毛。
8
9
头状花序于花期直径8-20毫米,总苞片2-3层;雌花的舌片较小长4.5-8毫米。
10
9
头状花序于花期直径2.5-7厘米;总苞片4-5层;雌花的舌片较大,长13-24毫米。
14
10
叶缘倒向羽裂或琴状分裂,稀深波状而具齿:总苞于花期短于冠毛,总苞片中层和内层顶端通常钝稀近短尖。
11
10
叶缘具点状疏细齿或波状圆齿;总苞于花期与冠毛等长或长于冠毛;总苞片中层和内层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
12
12
叶片卵形或匙状长圆形,长0.8-5厘米,宽1-1.5厘米,边缘具点状细齿;叶柄下部具宽约3毫米的狭鞘;头状花序于花期直径约1厘米;冠毛短,长4-6毫米。
13
14
头状花序弯垂;花葶通常无苞叶或有时具1-2枚苞叶;瘦果无毛。
15
14
头状花序直伸;花葶具多数苞叶;瘦果被毛。
16
16
总苞片各层顶端均尖 (锐尖、渐尖或短尖) 。
17
16
总苞片各层顶端均圆或至少最内层顶端圆而外层及中间各层顶端略尖或近乎钝。
19
17
叶片下面厚被白色绵毛,叶柄被蛛丝状毛。
18
《中国植物志》第79卷(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