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 Cass. (Composit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7-4-1 18:37 ė337次浏览
5. 向日葵族――Trib. Heliantheae Cass.
名称文献:Cass., Bull. Soc. Philom. Paris 173. 1812, et in Dict. Sci. Nat. 20: 346. 1821, 38: 16. 1825, 60: 574. 1830; Less., Synops. Comp. 221. 1832; O. Hoffm., Pflzenf. 4. 5: 210. 1889-1894.――Trib. Ambrosieae Cass., l. c. 371. 1821, 29: 175. 1823, l. c. 578. 1831.――Trib. Senecioneae, subtrib. Ambrosieae Less., l. c. 218. 1832. p. p. Trib. Helianthoideae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89. 1873.
形态特征:草本,亚灌木,或灌木。叶至少下部对生,全缘,有锯齿或分裂。头状花序有异形小花,辐射状或稀盘状;边缘的小花雌性,结果实,或无性;中央的小花两性,结果实或不育;或头状花序仅有同形两性花,稀雌雄异株。总苞片1至多层,草质,稀干质或膜质。花托有托片,托片离生,稀连合,抱持小花或内旋。雌花花冠舌状,全缘或有2-3齿;两性花花冠管状,上部(檐部)4-5浅裂。花药上端有附片,基部全缘、钝或箭形,有尖或短尾状的耳部。两性花花柱分枝顶端截形或有附片,被乳头状突起或短毛,或不育花的花柱不分枝。瘦果常扁压或有棱。冠毛刺状或短膜片状,或无冠毛。
产地分布:在本族中,雌花无花冠而花药近分离的属常分出成一独立的族:豚草族 Trib. Ambrosieae Cass., 甚至成一独立的科:豚草科 Ambrosiaceae Link., 在本书中按照恩格勒系统仍作为一个亚族。本族分10个亚族,都以美洲为分布中心。在我国有7个亚族,其中米勒菊亚族 Subtrib. Milleriinae 有我国特有种,豚草亚族 Subtrib. Ambrosiinae、马鞭菊亚族 Subtrib. Verbesininae、和金鸡菊亚族 Subtrb. Coreopsidinae 有自生的广布种,黑足菊亚族 Subtrib. Melampodiinae、百日菊亚族 Subtrib. Zinninae 和牛膝菊亚族 Subtrib. Galinsoginae 只有外来的驯化种。向日葵族由于花托有托片,或由于冠毛有膜片或芒,或由于个别的属有分离的花药,曾经被视作菊科中最原始的族 (Bentham, Bessey, Cronquist, Hutchinson)。但有人认为本族由千里光族 Trib. Senecioneae 起源 (J. Small),并且认为在马鞭菊亚族和金鸡菊亚族中有代表原始类型的属。
检索表
1
花托无托片或在雌花以内(花托中央)无托片;头状花序小,有异形小花;两性花不结果实,其花柱不分枝或稀分枝(米勒菊亚族 Milleriinae)*,雌花2-4个,两性花1-3个,果有3锐棱;一年生弱小草本.
1
花托有托片。
2
2
头状花序单性,具同形花,雌雄同株(具异形花的属在中国不存在);雌花无花冠(具花冠的属在中国不存在);花药分离或几贴合;花托在两性花之间有毛状托片(豚草亚族 Ambrosiinae)。雄头状花序总状或穗状排列;雌头状花序无柄,内层总苞片结合成蒴果状,具喙和钩刺。
3
2
头状花序具异性花,雌雄同株;雌花花冠舌状或管状;或有时雌花不存在而头状花序具同形两性花;花药贴合。
4
3
雄头状花序的总苞片一层,分离;雌头状花序的总苞具多数钩刺,2室,有2花;一年生草本,叶互生。
3
雄头状花序的总苞片结合;雌头状花序的总苞有1列钩刺或瘤;草本或灌木,叶互生或对生。
4
两性花不结果实,其花柱不分枝;花托托片膜质(黑足菊亚族 Melampodiinae)。
5
4
两性花通常结果实,其花柱有分枝;花托托片膜或干膜质,常折叠,或平,或内凹。
6
5
瘦果肥厚,不扁压,为具钩刺的内层总苞片所紧密包裹;一年生草本,叶对生。
5
瘦果背面扁压,腹面有棱,为不具刺的内层总苞片所包裹;草本或亚灌木,叶互生。
6
舌状花无或有短管部,宿存于果实上而随果实脱落;头状花序有异形花(百日菊亚族 Zinniinae);草本,稀亚灌木;叶对生,全缘,稀上部互生;头状花序单生。
7
6
舌状花不宿存于果实上;头状花序有异形小花,辐射状或近盘状;舌状花结果实或无性,或仅有同形的两性花。
9
7
花托圆锥状或圆柱状;瘦果有1-3芒;总苞片3至多层,覆瓦状排列。
7
花托稍平;瘦果无芒或有1-2短芒;总苞片2-3层,稍不等长。
9
冠毛不存在,或芒状,或短冠状,或具倒刺的芒状,或小鳞片状。
10
9
冠毛有多数分离栉状、磊状、羽状大鳞片或芒;瘦果圆柱,或有棱,或外部瘦果在背面扁压(牛膝菊亚族 Galinsoginae);草本;叶对生;有舌状花。
24
10
瘦果全部肥厚,或舌状花瘦果有3棱,管状花瘦果侧面扁压(马鞭菊亚族 Verbesiinae);草本。
11
10
瘦果多少背面扁压(金鸡菊亚族 Coreapsidinae)。
19
11
瘦果为内层总苞片(或外层托片)所包裹;无冠毛或有微鳞片;叶对生。
12
11
内层总苞片平,不包裹瘦果。
13
12
雌花1层;外层总苞片5,开展,有腺体;头状花序疏松圆锥状排列,有花序梗。
12
雌花多层;总苞片4,宽大,排列成2对;头状花序腋生,几无花序梗。
13
托片平,狭长;舌片小,近2层;无冠毛或有2短芒;叶对生。
13
托片内凹或对折,多少包裹小花。
14
14
两性花的瘦果有锐或翅状的棱,或侧面扁压;冠毛有2-3细芒,或无冠毛;花托球形或圆柱形;叶对生。
14
两性花的瘦果有4-5棱,或侧面扁压。
15
15
冠毛不存在或有具齿的短冠状边缘;舌状花无性;花托高起,圆锥状或圆柱状;叶互生,稀对生。
15
冠毛鳞片状,刺状,芒状,或不存在;花托平或稍凸起;叶通常对生或上部互生。
16
16
头状花序有结果实的舌状花。
17
16
头状花序有不育或无性的舌状花。
18
17
冠毛有2-5宿存不等长的芒,基部结合成环状或杯状;雌花花冠有短舌片或管状;头状花序小,有或近无花序梗。
17
冠毛不存在,或鳞片状,缘毛状,或有1-2凋落的短芒,基部结合成环状或杯状;头状花序有花序梗。
18
冠毛有凋落或宿存的芒和宿存的小鳞片;头状花序大;花序梗棒锤状。
18
冠毛有凋落的芒,无宿存的鳞片;头状花序大;花序梗非棒锤状。
19
冠毛鳞片状,或芒状而无倒刺,或无冠毛;叶对生。
20
19
冠毛为宿存尖锐而具倒刺的芒;叶对生或上部互生。
22
20
总苞片分离,外层草质,几等长,内层较短,与托片同形;舌状花瘦果边缘具撕裂状的翅,翅上端有2芒。
20
总苞片Z层,外层小,少数,内层膜质,几等长,基部或下部结合;冠毛有2-4芒或鳞片,或无冠毛。
21
21
花柱分枝顶端笔状或截形,有或无短附器;瘦果边缘有翅或有缘毛或无毛,有2短芒或上端有毛或无冠毛;舌状花黄褐色或黄色;根非块状。
21
花柱分枝顶端有具毛的长附器;瘦果无翅,无冠毛;舌状花白色、红色或紫色;根块状。
22
花柱分枝有长线形附器;瘦果有2芒。
22
花柱分枝有短附器,瘦果有2-4芒。
23
23
果上端有喙;舌状花红色、紫色。
23
果上端狭窄,无喙;舌状花黄色,白色或不存在。
24
冠毛的鳞片全缘或隧形,全部或一部有短芒;总苞片1-2层,4-5个,薄质,近等等。
24
冠毛的鳞片羽状,有长芒;总苞片2层,膜质或外层草质。
《中国植物志》第75卷(1979)
0http://blooge.cn/flora/42277.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