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堇组 Sect. Fumarioides Liden (Papaver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3-9-9 1:41 ė242次浏览
组19.小黄堇组Sect. Fumarioides Liden
形态特征: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直立或铺散;主根明显;无匍匐的根茎。茎常自基部多分枝,纤细或粗壮,多叶。基生叶少,具长柄,叶片二回三出或羽状分裂;茎生叶多,于整个茎上疏离互生,具柄,叶柄基部常有鞘,叶片与基生叶相同。总状花序生于茎和分枝先端,多或少花。花冠黄色,很小,长6-13 (-16)毫米;柱头多扁长方形,上端2裂,具4-6个具柄乳突,侧面无乳突或具1对无柄乳突。
形态特征:组模式种:北紫堇C. sibirica (L. f.) Pers.
产地分布:约有23种3变种,我国产14种1变种。大多为狭域分布的地区特有种,但其分布和分化中心均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区,其中C. sibirica (L. f.) Pers.和C. impatiens (Pall.) Fisch.广布于我国内蒙古、东北,并沿西伯利亚直达欧洲、且联系着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而C. crispa Prain为西藏高原的特化种,广布于高原的草甸草原区。这一分布格局,显示有些广布老种具有冰期前的分布,随泰加林区的扩大而扩大其分布区。喜马拉雅山区和横断山区的特有种则大多是新特有种,随喜马拉雅隆升和青藏高原隆起而活化的。它们几乎全部是亚高山针叶林的伴生种类,因林型不同而异,其发展几有踪迹可寻。
检索表
1
内花瓣无紫黑色先端;距短于或等长于花瓣片;茎多直立粗壮;叶柄基部常具鞘。
2
1
内花瓣先端紫黑色;距长于或等长于花瓣片;花梗远长于苞片;茎多柔弱纤细;叶柄通常不具鞘。
12
2
下花瓣下部不呈囊状;苞片下部者同上部茎生叶,向上裂片渐减,至最上部者全缘;蒴果大多圆柱形,通常具1列种子。
3
2
下花瓣下部呈囊状;距比瓣片短;苞片大部全缘,长于花梗;蒴果倒卵形至狭倒卵形,具2列种子。
11
3
叶片背面粗糙不平滑,常具乳突或沿脉具小刺毛;茎生叶无鞘;苞片中部以上者全缘;蒴果具1-3枚种子。
3
叶片背面平滑;茎生叶常具鞘;苞片较多分裂;蒴果具较多种子。
4
4
种子表面无小瘤状突起;柱头具4(-6)乳突;上花瓣鸡冠状突起较短或无;花梗短于或稀长于苞片。
5
4
种子表面密具小瘤状突起;柱头具6乳突;上花瓣鸡冠自瓣片先端延伸至距末;花梗与苞片近等长。
10
5
茎被淡黄色短柔毛;外花瓣无鸡冠状突起;蜜腺体粗,仅贯穿距的1/5;果狭椭圆形,具2列种子。
5
茎无毛;外花瓣具鸡冠状突起;蜜腺体细,贯穿距的1/2以上;蒴果圆柱形,具1列种子。
6
6
花较大,上花瓣长10-16毫米,距与花瓣片近等长。
7
6
花较小,上花瓣长6-9毫米,距短于或稍长于花瓣片。
8
7
总状花序有4-7花,上花瓣长10-13毫米;蒴果长1.3-1.7厘米,有8-15枚种子;柱头具4乳突。
7
总状花序有5-25花;上花瓣长13-16毫米;蒴果长1-1.3厘米,有5-7枚种子;柱头具6乳突。
8
外花瓣和鸡冠边缘具不规则的齿,上花瓣鸡冠状突起自先端稍后开始,延伸至距末,距稍长于瓣片;种子无光泽。
8
外花瓣和鸡冠边缘不具齿,上花瓣鸡冠状突起较短,不延伸至距;距短于花瓣片,种子具光泽。
9
9
主根细;花梗与苞片近等长或稍短;蜜腺体贯穿距的1/2;蒴果长10-12毫米。
9
主根粗壮;花梗明显短于苞片;蜜腺体贯穿距的3/4-4/5;蒴果长6-8毫米。
10
茎基部粗2-3毫米;外花瓣和鸡冠边缘全缘;蒴果长约10毫米,具5-7枚种子。
10
茎基部粗4-6毫米;外花瓣和鸡冠边缘具缺刻状齿;蒴果长4-6毫米,具2-4枚种子。
11
苞片披针形至钻形,全部全缘;上花瓣长7-8毫米;蜜腺体贯穿距的1/2。
11
苞片最下部I枚羽状3-5裂,其余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全缘;上花拉长9-10毫米;蜜腺体贯穿距的2/3。
12
花序长5-10厘米;下花瓣下部呈囊状;蜜腺体短且粗,贯穿距的1/5-1/6;蒴果狭倒卵形,长5-6毫米。
12
花序长2-4厘米;蜜腺体较长和细,贯穿距的1/3-1/2;蒴果较长。
13
13
距国筒形,长于花瓣片;蜜腺体贯穿距的1/2;花梗比苞片长2-3倍;蒴果线状长圆形。
13
距圆锥状,与花瓣片近等长;蜜腺体贯穿距的1/3;花梗较短;蒴果狭倒卵状长圆形。
14
14
下花瓣下部不呈囊状,也无下垂小距,外花瓣具矮鸡冠状突起。
14
下花瓣下部呈囊状,并延伸成1下垂小距,外花瓣无鸡冠状突起。
《中国植物志》第32卷(1999)
0http://blooge.cn/flora/42348.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