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紫菀 Aster itsunboshi Kitam. (Composit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2-8-6 23:07 ė163次浏览
32. 大埔紫菀
名称文献:Aster itsunboshi Kitam. in Act. Phytotax. Geobot. 3: 130. 1934 et Journ. Jap. Bot. 12: 642, 1936; Comp, Jap. 1: 343, t, 30, 2, 1937;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8: 290. 1965.
形态特征:“根状茎细长,木质,有疏生小鳞片……有疏生的须根。茎近葶状,通常不分枝,直立,有时屈折……高约3厘米,有疏生的叶。基部叶莲座状排列,在花期生存,倒卵圆形或长圆形,连同柄长1.5厘米,宽约0.7毫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质坚厚,有具小尖头的锯齿;茎部叶向上部渐小,匙形或披针形,顶端尖,基部狭,有短柄或近无柄,两面被密粗毛。头状花序1-2个,有短梗,直立,径约8毫米。总苞半球状,长4毫米,宽7毫米,带紫红色;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较短,顶端渐尖,有撕裂状缘毛,全部被粗毛。舌状花1层,白色,管状花多数,……裂片长约2毫米,无毛。冠毛污白色,常带黄色,长约2毫米。子房被密粗毛”。
产地分布:我国台湾特有种 (Mt. Daibu)。生于砾石山地。
《中国植物志》第74卷(1985)
0http://blooge.cn/flora/43048.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