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紫菀 Aster hypoleucus Hand.-Mazz. (Composit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6-4-25 9:01 ė167次浏览
39. 白背紫菀
名称文献:Aster hypoleucus Hand. -Mazz. in Journ. Bot. Lond. 76: 285. 1938; Grier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26: 116. 1964;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8: 288. 1965.
形态特征:低矮灌木,丛生,高15厘米;茎干多数,木质,几仰卧有密集的分枝。当年枝不分枝或有叉状分枝,长达10厘米,直立,极细,挺直,有角棱,被白色茸毛,有密生的叶;顶枝及花梗在花后坚硬而短期宿存。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5毫米,宽2-3.5毫米,尖或稍钝,有长小尖头,基部狭窄几成柄状,全缘或有1-2个波状具小尖头的齿,几直立;全部叶革质,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色,近无毛或稍有丝状毛,下面被白色茸毛。头状花序1-3个生于枝上;花序梗长2-3厘米,近无毛,有少数钻形的苞叶。总苞近钟状,径4-5毫米;总苞片4层,覆瓦状排列,“革质”,外层卵圆披针形,极短,顶端苞状;内层线状披针形,长达5毫米,宽0.6毫米,较外层长4-5倍,紫褐色,边缘草黄色,狭干膜质而有磊状缘毛,中脉细。舌状花约13个,管部长1.5毫米,舌片干后白色,长达4.5毫米,宽约1毫米。管状花较总苞稍长,管部长1毫米,檐部长1.25毫米,狭漏斗状,基部有毛,裂片长0.4毫米。冠毛白色,1层,长4.5-5毫米。瘦果(未熟)长圆状倒卵形,被密绢毛。花期7月。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西藏南部(藏布河谷)。海拔3050-3650米。
《中国植物志》第74卷(1985)
0http://blooge.cn/flora/43468.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