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蒿属 Incarvillea Juss. (Bignon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5-5-5 1:19 ė234次浏览
13.角蒿属――Incarvillea Juss.
名称文献:Juss. Gen. 138. 1789;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1049. 1876; Grierson in Not. Bot. Gard. Edinb. 23 (3) : 303. 1961. ――Amphicome Royle, Ill. Bot. Himal. tab. 72, fig. 1. 1835. ――Neidzwedzkia B. Fedtsch. in Bull. Jard. Bot. Pierre Grand 15: 399. 1915.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或匍匐草本,植株具茎或无茎。叶基生或互生,单叶或1-3回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萼齿5,三角形渐尖或圆形突尖,稀基部膨大成腺体。花冠红色或黄色,漏斗状,多少二唇形,裂片5,圆形,开展。雄蕊4,2强,内藏,花药无毛,丁字形着生,基部具矩。花盘环状。子房无柄,2室,胚珠多数,在每一胎座上1-2列,花柱线形,柱头扁平,扇状,2裂。蒴果长圆柱形,直或弯曲,渐尖,有时有4-6棱。种子较多,细小,扁平,两端或四周有白色透明膜质翅或丝状毛。
产地分布:约15种,分布自中亚,经喜马拉雅山区至东亚。我国产11种,3变种。
功能用途:本属多数种类花大而颜色鲜艳,可引种栽培,供庭园观赏,少数种类的根或全草可入药。
检索表
1
萼齿钻状,基部膨大成腺体;叶2-3回羽状细裂。
1
萼齿三角状披针形,或半圆形,稀钻状,基部不膨大成腺体;叶1回羽状分裂。
4
2
叶聚生于茎基部,1-2回羽状分裂。
2
叶不聚生于茎基部,互生。
3
3
花红色;叶形态及大小多变;种翅卵圆形,透明,膜质,顶端具缺刻;分布广。
3
花黄色;叶形及毛被形态多变;分布窄爪。
4
萼齿钻状;朔果革质,线状圆柱形,呈开裂甚?状;多年生草本,茎分枝,高达1.5米;叶互生,不聚生于茎基部;花药裂片被毛;种子两端具丝状毛。
4
萼齿三角状披针形或半圆形,常宽;蒴果亚木质,多少具四棱;花药裂片无毛;种翅卵圆形,厚而不透明,顶端无缺刻。
5
花序多花,有6-20朵花;花梗长0.8-2.5厘米;小苞片着生于花梗基部。
5
花序少花,4-10朵;花梗长2-4厘米;小苞片远离花梗基部而至花梗中部。
6
萼齿半圆形或截形。
7
6
萼齿三角状披针形。
8
7
叶不分裂,单叶,卵状长椭圆形,边缘具圆钝齿;顶生总状花序,有花6-12朵。
7
叶羽状分裂,小叶边缘具粗钝齿;顶生长总状花序,有10-30花,花淡红色或玫瑰红色;侧生小叶2-3对,顶生小叶卵圆形,较侧生小叶大1倍。
8
小叶全缘;叶聚生于茎基部;总状花序极短,近伞状,具短梗,由叶丛中抽出。
8
小叶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钝齿。
9
9
植株具茎。
10
9
植株不具茎。
11
10
花红色,总状花序极长,有10-30花;全植株无毛;侧生小叶3-6对,顶生小叶及侧生小叶均为椭圆状披针形。
10
花黄色;全植株被淡褐色极细绒毛;侧生小叶6-9对,小叶椭圆状披针形。
11
花冠狭漏斗状钟形,花冠筒细长圆柱形;植株矮小,高10厘米以下;小叶粗糙,具饱状隆起;蒴果极弯曲,微4棱;生长于海拔4000-5000(5840)米高山草地。
11
花冠钟状漏斗形;植株高在20厘米以上;小叶平滑,不粗糙。
12
12
侧生小叶4-11对,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生小叶宽9-25毫米,与最顶上的1对侧生小叶汇合,具第2次主脉,与中脉平行;萼齿宽三角形,基部宽大于长;花较小,红色,长约6.5厘米,直径约3.5厘米。
12
侧生小叶2-4 (-8)对,卵形,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2-3倍,宽(1.2)2.5-5(-13)厘米;萼齿长大于宽;花较大,红色或紫红色,长7-10厘米,直径5-7厘米。
13
13
花序梗与花梗近等长;多单花,花柄粗壮;侧生小叶0-2(-4)对。
13
花序梗比花梗长很多。
14
14
侧生小叶2-4(-7)对。
14
侧生小叶4-8对,卵状披针形,有时顶端的1-3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连合形成狭翅。
《中国植物志》第69卷(1990)
0http://blooge.cn/flora/4638.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