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藻属 Utricularia L. (Lentibulari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4-11-27 1:49 ė216次浏览
2. 狸藻属* ――Utricularia L.
名称文献:L. Sp. Pl. 18. 1753; Gen. Pl. ed. 5, 11. 1754; A. DC. in DC. Prodr. 8: 3. 1844; Benth. et Hook. f. Gen. Pl. 2: 98. 1876; Kamienski in Engler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4(3b): 119. 1895; Komiya, Syst. Stud. Lentibulariaceae 21. 1972; P. Taylor in Steenis, Fl. Males. Ser. 1, 8(2): 276. 1977. ――Biovularia Kamienski in Zap. Novoross. Obtsch. Est. 12: 204. 1890; in Engler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4(3b): 122. 1895; Komiya, Syst. Stud. Lentibulariaceae 29. 1972; in Journ. Jap. Bot. 48(5): 25. 1973.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水生、沼生或附生。无真正的根和叶。茎枝变态成匍匐枝、假根和叶器。叶器基生呈莲座状或互生于匍匐枝上,全缘或一至多回深裂,末回裂片线形至毛发状。捕虫囊生于叶器,匍匐枝及假根上,卵球形或球形,多少侧扁。花序总状;有时简化为单花,具苞片,小苞片存在时成对着生于苞片内侧;花序梗直立或缠绕,具或不具鳞片。花萼2深裂,裂片相等或不相等,宿存并多少增大。花冠二唇形,黄色、紫色或白色,稀蓝色或红色;上唇全缘或2-3浅裂,下唇全缘或2-6浅裂,喉凸常隆起呈浅囊状,喉部多少闭合;距囊伏、圆锥状、圆柱状或钻形。雄蕊2,生于花冠下方内面的基部;花丝短,线形或狭线形,常内弯,基部多少合生,上部常膨大;花药极叉开,2药室多少汇合。子房球形或卵球形,胚珠多数;花柱通常极短;柱头二唇形,下唇通常较大。蒴果球形、长球形或卵球形,仅前方室背开裂(1侧裂)或前方和后方室背开裂(2瓣裂)、室背连同室间开裂(4瓣裂)、周裂或不规则开裂。种子通常多数,稀少数或单生,球形、卵球形、椭圆球形、长球形、圆柱形、狭长圆形、盘状或双凸镜伏,具网状、棘状或疣状突起,有时具翅,稀具倒钩毛或扁平糙毛。
产地分布:约180种,主产于中、南美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分布于北温带地区。我国有17种,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少数种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怒江挖耳草 Utricularia salwinensis 为我国特有种。
检索表
1
沼生或附生;叶器圆形、匙形或线形,全缘,无毛,于花期存在或不存在;除长梗挖耳草U. limosa R. Br.外均有小苞片。
2
1
水生;叶器一至数回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至毛发状,顶端及边缘常具细刚毛,于花期宿存;无小苞片。
11
2
苞片基部着生。
3
2
苞片中部着生,多少呈盾状。
8
3
捕虫囊口侧生,上唇具1条附属物;小苞片的宽为苞片的一半以上。
3
捕虫囊口基生,上唇具2条附属物;小苞片宽不及苞片的四分之一。
4
4
花冠黄色。
5
4
花冠淡蓝紫色。
6
5
小苞片短于苞片;花萼两唇顶端钝形;果梗下弯。
5
小苞片长于苞片;花萼上唇顶端渐尖,下唇顶端具2尖齿;果梗近直立。
6
花序梗缠绕;果梗下弯。
6
花序梗直立;果梗直立或开展。
7
7
花萼两唇顶端短渐尖至渐尖,全缘,在果期长过于宽。
7
花萼上唇顶端钝形或急尖,下唇顶端微凹,两唇边缘具细牙齿,在果期长宽近相等。
8
捕虫囊口的附属物无腺毛,捕虫囊柄长为捕虫囊的2-3倍;不具小苞片;种皮具网状突起。
8
捕虫囊口的附属物具腺毛,捕虫囊柄短于捕虫囊;具小苞片;种皮具刺伏突起、倒钩毛或扁平的糙毛。
9
9
叶器线形至狭倒卵形,于开花前凋萎或宿存;捕虫囊的上唇具1喙状附属物;花梗长0.2-1毫米;花萼上下唇近等大。
9
叶器圆形、肾形至倒卵形,具细长的假叶柄,于花期宿存;捕虫囊上唇的附属物具分枝;花梗长2-10毫米;花萼上唇远较下唇大。
10
10
花冠下唇3裂,侧裂片微凹或2浅裂;柱头上唇正三角形;种子狭长圆形,长1-1.2毫米,散生但两端密生扁平的糙毛。
10
花冠下唇多少规则地5裂;柱头上唇截形;种子梨形,长0.25-0.4毫米,基部以上散生倒钩毛。
11
鳞片和苞片中部着生成盾伏;花冠淡紫色。
11
鳞片(仅黄花狸藻无鳞片)和苞片基部着生;花冠黄色。
12
12
苞片基部非耳状;花冠长4-6(-8)毫米;蒴果室背开裂;种子双凸镜状,无角,环生宽翅。
12
苞片基部耳状(仅黄花狸藻例外);花冠长8-18毫米;蒴果周裂;种子压扁呈盘伏,具(5-)6角,角上无翅或具极狭的棱翅。
13
13
叶器长2-10(-15)毫米,末回裂片狭线形至线形,扁平;花冠长8-13毫米。
14
13
叶器长15-60毫米,末回裂片毛发状;花冠长10-18毫米。
15
14
叶器的末回裂片无刚毛或具1-3根小刚毛;捕虫囊生于绿色枝的叶器上;花冠长8-10毫米,距囊状,顶端钝形,宽过于长。
14
叶器的末回裂片具5-21根小刚毛;捕虫囊生于无色枝的退化叶器上;花冠长9-13毫米,距圆锥状,顶端钝形或近急尖,长过于宽。
15
无冬芽;花序梗无鳞片;苞片基部非耳状;种皮表面具不明显的细网状突起。
15
匍匐枝及其分枝的顶端于秋季产生冬芽;花序梗具1-4个鳞片;鳞片和苞片基部耳伏;种皮表面具网状突起。
16
16
匍匐枝的节间长3-8(-12)毫米;花冠下唇边缘反曲,距仅在远轴的内面散生腺毛。
16
甸旬枝的节间长(8-)10-20毫米;花冠下唇多少扁平,边缘波状,距在远轴及近轴的内面均散生腺毛。
《中国植物志》第69卷(1990)
0http://blooge.cn/flora/4875.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