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荠属 Cochlearia L. (Crucifer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4-1-16 8:24 ė289次浏览
27. 岩荠属――Cochlearia L.
名称文献:L. Sp. Pl. 647. 1753 et Gen. Pl. ed. 5. 292. 1754; O. E. Schulz inEngl. et Prantl, Nat. Pflanzenfam. 2. Aufl. 17b: 461. 1936.
形态特征:一年、二年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近直立,无毛或有单毛、分叉毛。叶常肉质,单叶不裂或羽裂,或为具3-9小叶的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或具弯缺。总状花序成伞房状,具少数至多数花,有或无苞片;花梗上升或开展,丝状,在果期伸长且屈曲;萼片开展,有白色边缘,基部不成囊状;花瓣白色,少数黄色或浅蔷薇红色,倒卵形或长圆形,有爪;侧蜜腺成对,短,稍成三角形,无中蜜腺;子房2室,有少数至多数胚珠,花柱短,具头状柱头。短角果卵形、球形或椭圆形,稍膨胀,开裂,果瓣有1显明中脉及网脉,无翅。种子2行,长圆形,稍扁压,棕色;子叶缘倚胚根。
产地分布:约35种,分布欧洲、亚洲及美洲;我国有13种。
检索表
1
叶为单叶,有时叶缘有少数裂齿。
2
1
叶羽状全裂,或为复叶。(组3. 羽裂组 Sect. Hilliella O. E. Schul)。
2
基生叶圆心形或肾形,长0.7-1.2厘米,全缘;茎中部叶及上部叶卵形或近圆形,抱茎,边缘有1-2齿;总梗在花期长3-5米;短角果卵形或圆形,长3-5毫米(组1. 岩荠组 Sect. Cochlearia)。
2
基生叶及茎生叶卵形,长3-6厘米,边缘有数个弯缺,具小短尖;总梗在花期长10-45毫米;短角果倒披针状椭圆形,长6-8毫米(组2. 弯缺组 Sect. Sinuatae K. C. Kuan)。
3
叶为羽状全裂,裂片2-3对;植株有单毛。
3
叶为羽状复叶,小叶1-4对。
4
4
植株有毛。
5
4
植株无毛;羽状复叶有3或5小叶。
8
5
小叶7或9,顶生小叶3深裂至3全裂,裂片长圆形,长1.3-2厘米,边缘有1-2钝齿;短角果卵形或球形,直径1-1.5毫米,有白色柔毛。
5
小叶3或5。
6
6
植株有分叉毛;基生叶的顶生小叶菱状卵形或肾形,长6-10毫米,掌状5-7圆裂。
6
植株有单毛。
7
7
植株有白色长柔毛;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1.5-2厘米,羽状深裂,裂片顶端圆钝,基部宽楔形;叶柄长1.5-6厘米,不成翅状;短角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
7
植株有短硬毛;顶生小叶卵状菱形,长4-6厘米,不裂,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成翅状;叶柄长2.5-3.5厘米,翅状;短角果长圆形,长4-5毫米。
8
小叶或仅顶生小叶浅裂。
9
8
小叶不裂。
12
9
各小叶卵形或近圆形,上部茎生叶为单叶;花瓣白色。
10
9
顶生小叶长圆形或近心形。
11
10
数个小叶圆形浅裂,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瓣倒卵形,长约1.5毫米;短角果近圆形。
10
小叶卵形,边缘具弯缺;总状花序腋生,花瓣彼此靠近,长约2毫米。
11
上部茎生叶3全裂;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瓣浅紫色,椭圆形,长约1. 5毫米;短角果卵形,长约1毫米。
11
上部茎生叶为单叶;总状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或浅蔷薇红色,倒卵状楔形,长约3毫米;短角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
12
顶生小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3厘米;叶柄长10-20毫米;花直径约1毫米;花梗长2-4毫米;短角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4毫米。
12
顶生小叶卵形成卵状披针形,长1.8-4厘米;叶柄长5-14毫米;花直径3-4毫米;花梗长4-7毫米;短角果卵形或倒卵形,长2-4毫米。
《中国植物志》第33卷(1987)
0http://blooge.cn/flora/5031.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