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脉鼠刺 Itea indochinensis Merr. var. pubinervia (Chang) C. Y. Wu (Saxifrag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2-19 23:42 ė161次浏览

15b. 毛脉鼠刺(植物分类学报)图版63:4
名称文献:var. pubinervia (Chang) C. Y. Wu 云南植物志1: 106.图版27.图7. 1977.――I. chinensis Hook. et Arn. var. pubinervia H. T. C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2 (2): 126. pl. 17. fig. 3c. 1953.
形态特征:叶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或至少在脉腋内有短柔毛,有时毛脱落,侧脉6-8对;腋生的总状花序少于4个,且较短,与原变种相区别。
产地分布:产广东、广西、贵州(梵净山)和云南。常见于海拔1000-2100米的疏林中、水边、路边石旁。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阳春。
图版63:4
《中国植物志》第35(1)卷(1995)
0http://blooge.cn/flora/5910.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