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属 Chimonobambusa Makino (Gramin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2-3-16 2:33 ė189次浏览
7. 寒竹属 Chimonobambusa Makino
名称文献:Makino in Bot. Mag. Tokyo 28: 153. 1914; ex Nakai in Journ. Arn. Arb. 6: 151. 1925. ――Tetragonocalamus Nakai in Journ. Jap. Bot. 9: 86. 1933, p. p. (quoad veget. tantum, excl. Syn. Bambusa angulata)――Oreocalamus Keng in Sunyatsenia 4(3-4): 146. 1940.
形态特征:地下茎为复轴型。竿高度中等,中部以下或仅近基部数节的节内环生有刺状气生根;不具分枝的节间圆筒形或在竿基部者略呈四方形,其长度一般在20厘米以内,当节具分枝时则节间在具分枝的一侧有2纵脊和3沟槽(系与竿每节具3主枝相呼应),竿环平坦或隆起;箨环常具箨鞘基部残留物;竿芽每节3枚,嗣后成长为3主枝,并在更久之后成为每节具多枝,枝节多强隆起。箨鞘薄纸质而宿存,或为纸质至厚纸质,此时则为脱落性,背面纵肋明显,小横脉通常在上部清晰可见,被小刺毛或少数种类无毛,并常具异色的斑纹或条纹,边缘生纤毛;箨耳不发达,鞘口偶或具磊毛;箨舌不甚显著,截平或弧形突起;箨片常极小,呈三角锥状或锥形,长多不超过1厘米,与箨鞘相连处常不具关节或略具关节。末级小枝具(1)2-5叶;叶鞘光滑,但在外缘有纤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磊毛较发达;叶舌低矮;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先端长渐尖,中脉在上表面下陷,在下表面隆起,小横脉显著。花枝可一再分枝,形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若生于上部具叶枝的下部各节时,则常不再分枝,分枝有时可与假小穗混生于节上,末级花枝的基部有一组逐渐增大的苞片;假小穗细长,侧生者无柄,顶生者以最上的一假花枝节间充作柄,基部有1先出叶及0至数片逐渐增大最后与颖相似的苞片,部分苞腋具芽或由此芽发育成的次生假小穗;小穗含数朵至多数小花,其下方1或2朵不孕而于外稃内有小形的内稃及小花的其它部分,这些部分常类似一芽;颖1-3片,与外稃相似;外稃纸质,卵状椭圆形,先端尖锐,7-9脉;内稃薄纸质,与其外稃等长或稍短,背部具2脊,先端钝圆或微凹;鳞被3,膜质而近透明,边缘生纤毛,近外稃一侧的2片较大,成为形状相对称的一对;雄蕊3,花丝分离,细长线形,花药基部呈箭镞状;子房椭圆形,花柱短,2裂,柱头2,羽毛状;颖果,果皮多少有些肉质增厚,致使果实在干燥后呈坚果状。
形态特征:模式种:寒竹 Chimonobambusa marmorea (Mitt.) Makino
产地分布:本属现知20种,我国已有其全部种类。分布在秦岭以南各省区,西藏南部亦有,但较集中的地区是在西南各省区。日本、越南及缅甸等国亦有分布,多生于林下。
功能用途:本属竹类多在9-11月出笋,笋叶鲜美,但制笋干时会因酶的作用常变黑色,所以商品笋干还需加漂白这道工序。此外“方竹”是著名的观赏竹种,多植于佛教著名寺院。其他种类的竿材可大量用于造纸,以及农用和制作工艺美术品。
检索表
1
箨鞘宿存性,薄纸质至纸质,长于其节间;竿节间为圆筒形,不被疣基小刺毛,无毛或被柔毛。
1
箨鞘脱落性,纸质至厚纸质,短于其节间(少数种类可例外);竿节间为四方形或圆筒形,除八月竹C. szechuanensis无毛外,均被有疣基小刺毛。
2
幼竿节间无毛;箨鞘背部具紫褐色至灰白色斑块,无毛或疏被小刺毛,向基部有时被毛较密。
3
2
幼竿节间被白色柔毛;箨鞘背部具紫褐色斑点(或可成斑块)或灰白色斑块,所被的刺毛通常较密。
4
3
竿高2-3(-4)米,仅在基部数节环列刺状气生根;叶片长6-15厘米,宽8-12毫米。
3
竿高在3米以上,在分枝以下的各节均环列刺状气生根;叶片长5-19厘米,宽5-20毫米。
4
叶舌发达,高6毫米。
4
叶舌较低矮。
5
5
竿高4-5米,竿环略隆起;箨鞘背部被灰白色斑块。
5
竿高2-3米,竿环甚隆起;箨鞘背部被紫褐色斑点或斑块。竿节间长7-8厘米,近于实心。
6
箨鞘长于节间。
7
6
箨鞘短于节间。
10
7
枝的各节之下方均具绒毛环;箨鞘背部在小刺毛脱落后不留有疣基。
7
枝的各节之下方均无绒毛环;箨鞘背部在小刺毛脱落后留有疣基(至少留有部分的疣基)。
8
8
箨鞘黄褐色,另具淡绿色或乳白色纵条纹。
8
箨鞘背部无异色纵条纹。
9
9
箨鞘背部留下的疣基为棕褐色小点;叶鞘鞘口磊毛发达,次脉4或5对。
9
箨鞘背部留下的疣基为黑色小点;叶鞘鞘口磊毛稀疏,易脱落,次脉6-9对。
10
末级小枝仅具1叶;叶鞘边缘紧裹,不易剥离。
10
末级小枝具2-5叶;叶鞘边缘包卷不很紧密,易于剥离。
11
11
箨片显著,线状披针形,长11-20毫米。
11
箨片微小,呈锥状,通常长在5-8毫米以下。
12
12
幼竿、老竿和箨鞘均光滑无毛。
12
竿的节间被疣基刺毛,毛落后尚留有疣基而使竿粗糙,尤以节间的上半部为甚。
13
13
箨鞘背部具黄白色斑块。
14
13
箨鞘背部无异色斑块。
16
14
叶片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5厘米,宽5-12毫米。箨鞘背部的小横脉为紫色。
14
叶片披针形,宽11-21毫米。
15
15
竿在一至三年内仍密被白色柔毛;箨环上的白色绒毛长期不落;叶片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
15
竿仅在幼时被黄褐色小刺毛,以后渐变为无毛;箨环初期被黄褐色绒毛,以后毛脱落,亦渐变为无毛;叶片两面均为深绿色。
16
幼竿在节内密被黄褐色绒毛;竿环强烈隆起,形成扣盘状的锐脊。
16
竿在节内无毛。
17
17
箨鞘背部无毛或被极稀疏的小刺毛。
18
17
箨鞘背部密被小刺毛。箨鞘的小横脉不甚明显。
19
18
箨鞘的小横脉显著,呈紫色;竿基部的节间为四方形。
18
箨鞘的小横脉不甚清晰;竿的节间为圆筒形。小花长7-9毫米。
19
竿中等高,基部节间略呈四方形;箨片与箨鞘之间无关节;叶片长20-23厘米,宽1.5-2厘米。
19
竿矮小,灌木状,节间为圆筒形;箨片基部略具关节,易于自箨鞘上脱离;叶片较大,长30-35厘米,宽达2.5厘米。
《中国植物志》第9(1)卷(1996)
0http://blooge.cn/flora/66499.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