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属 Iris L. (Iridaceae)

分类: 《中国植物志》 发布于:2018-5-12 20:19 ė1044次浏览
10. 鸢尾属――Iris L.
名称文献:L. Sp. Pl. ed. 1, 38. 1753, et Gen. Pl. ed. 5, 59. 1754; Benth. et Hook. f. Gen. pl. 3: 686-687. 1882; Dykes, Gen. Iris 1913; Lawrencein Gent Herb. 8(4): 346-371. 1953; Rodion. Род Ирис ――Iris L. 196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条形或块状,横走或斜伸,纤细或肥厚。叶多基生,相互套迭,排成2列,叶剑形,条形或丝状,叶脉平行,中脉明显或无,基部鞘状,顶端渐尖。大多数的种类只有花茎而无明显的地上茎,花茎自叶丛中抽出,多数种类伸出地面,少数短缩而不伸出,顶端分枝或不分枝;花序生于分枝的顶端或仅在花茎顶端生1朵花;花及花序基部着生数枚苞片,膜质或草质;花较大,蓝紫色、紫色、红紫色、黄色、白色;花被管喇叭形、丝状或甚短而不明显,花被裂片6枚,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3枚,常较内轮的大,上部常反折下垂,基部爪状,多数呈沟状,平滑,无附属物或具有鸡冠状及须毛状的附属物,内轮花被裂片3枚,直立或向外倾斜;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裂片的基部,花药外向开裂,花二丝与花柱基部离生;雌蕊的花柱单一,上部3分枝,分枝扁平,拱形弯曲,有鲜艳的色彩,呈花瓣状,顶端再2裂,裂片半圆形、三角形或狭披针形,柱头生于花柱顶端裂片的基部,多为半圆形,舌状,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椭圆形、卵圆形或圆球形,顶端有喙或无,成熟时室背开裂;种子梨形、扁平半圆形或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有附属物或无。
形态特征:本属的模式种:德国鸢尾 Iris germanica L. 原产欧洲,我国各地常见栽培。
产地分布:全世界约3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产60种、13变种及5变型,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东北。
检索表
1
根肉质,中部膨大成纺锤形;根状茎甚短,不为块状,节不明显。
2
1
根非肉质,中部不膨大;根状茎长,块状,节明显。
3
2
花茎很短,不伸出地面;花被管长5-7厘米。
2
花茎较长,伸出地面,上部多分枝;花被管长2.5-3厘米。
3
花茎二歧状分枝。
4
3
花茎非二歧状分枝或无明显的花茎。
5
4
植株基部无棕褐色毛发状的老叶纤维;叶顶端向外弯曲,呈镰刀状;花被管甚短。
4
植株基部有棕褐色毛发状的老叶残留纤维;叶直立或顶端略内弯;花被管长约2厘米。
5
外花被裂片的中脉上无任何附属物,少数种只生有单细胞的纤毛。
6
5
外花被裂片的中脉上有附属物。
37
6
外花被裂片提琴形。
6
外花被裂片非提琴形。
7
7
花茎有数个细长的分枝;叶宽1.2厘米以上。
8
7
花茎不分枝或有1-2个短的侧枝,或无明显的花茎;叶宽1.2厘米以下。
12
8
花黄色。
9
8
花蓝色或蓝紫色。
10
9
花直径5-5.5厘米;叶中脉不明显。
9
花直径10-11厘米;叶中脉较明显。
10
花蓝色;外花被裂片的中部有白色的环形斑纹。
10
花蓝紫色;外花被裂片的中部无白色的环形斑纹。
11
11
外花被裂片宽倒卵形,内花被裂片长约2.5厘米。
11
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内花被裂片长约3厘米。
12
植株形成密丛;根状茎木质。
13
12
植株不形成密丛;根状茎不为木质。
22
13
根状茎非块状,斜伸,外包有不等长的老叶残留叶鞘及纤维;花被管长约3毫米。
13
根状茎块状,外包有近等长的老叶残留叶鞘;花被管长3-7毫米。
14
14
花茎明显,伸出地面25厘米以上;花被管长3-7毫米。
15
14
花茎不明显,不伸出或略伸出地面;花被管长于1厘米。
16
15
花黄色,有紫褐色的网状花纹。
15
花蓝紫色,无紫褐色的网状花纹。
16
苞片膨大,宽卵圆形或宽披针形。
17
16
苞片不膨大,披针形或狭披针形。
18
17
苞片上的平行脉间无横脉相连。
17
苞片上的平行脉间横脉相连成网状。
18
叶丝状,宽2毫米以下。
18
叶狭条形,宽2毫米以上。
19
19
叶长20厘米以下;花直径5厘米以下。
20
19
叶长20厘米以上;花直径大于5厘米。
21
20
花蓝色带有黄斑,直径约3厘米;花柱裂片丝状狭三角形。
20
花蓝紫色或蓝色,无黄斑,直径4.5-5厘米;花柱裂片狭披针状三角形。
21
老叶残留的叶鞘棕红色;叶质地柔软,顶端下垂;外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宽约5毫米。
21
老叶残留的叶鞘棕色或棕褐色;叶质地坚韧,直立;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宽1-2厘米。
22
每个花茎顶端生有1朵花。
23
22
每花茎顶端生有2朵花。
27
23
根状茎肥厚,近地表处膨大成球形;苞片1枚。
23
根状茎不肥厚,不膨大成球形;苞片2枚。
24
24
花黄色;根状茎细长,丝状。
24
花蓝紫色;根状茎较粗,不为丝状。
25
25
花被管长5-7厘米;苞片狭披针形,顶端长渐尖。
25
花被管长1.5厘米以下;苞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顶端短渐尖。
26
26
苞片软,膜质,绿色,边缘红紫色。
26
苞片硬,干膜质,黄绿色,边缘略带红色。
27
根状茎纤细;花直径2.5-3厘米;苞片狭披针形。
27
根状茎较粗壮;花直径6厘米以上;苞片披针形。
28
28
花黄色、黄绿色。
29
28
花紫色、蓝紫色、蓝色或白色。
30
29
内花被裂片向外倾斜;外花被裂片爪部的两侧有紫色的耳状突起物。
29
内花被裂片直立;外花被裂片上无耳状突起物。
30
叶中脉明显。
31
30
叶中脉不明显。
32
31
叶狭条形,宽约2毫米;苞片膜质,顶端渐尖,平行脉不明显。
31
叶条形,宽0.5-1.2厘米;苞片近革质,顶端急尖、渐尖或钝,平行脉明显。
32
内花被裂片向外倾斜。
33
32
内花被裂片直立。
34
33
花茎高25-50厘米,直径约5毫米;外花被裂片上有金黄色的条纹。
33
花茎高60-120 厘米,直径5-7毫米;外花被裂片上有白色及深紫色的斑纹。
34
花直径9-10厘米;花柱分枝顶端的裂片长1.5-2厘米。
34
花直径在9厘米以下;花柱分枝顶端的裂片长1.5厘米以下。
35
35
外花被裂片上有蓝紫色的斑点及条纹。
35
外花被裂片上有褐色的网纹。
36
36
花蓝紫色或深蓝紫色;果卵状圆柱形、长为宽的2-3倍。
36
花天蓝色;果长卵状圆柱形,长为宽的3-4倍。
37
外花被裂片上有鸡冠状的附属物。
38
37
外花被裂片上有须毛状的附属物。
46
38
无明显的地上茎;叶基生。
39
38
有明显的地上茎;叶于茎上互生或于茎顶集生。
44
39
花茎不分枝或有1-2个侧枝。
40
39
花茎分枝呈总状排列。
43
40
无明显的根状茎;须根粗而长;花柱分枝宽约1.5厘米,顶端裂片集中于花中央。
40
有明显的根状茎;须根细而短;花柱狭,顶端裂片不集中于花中央。
41
41
根状茎直径约1厘米;宽1.5-3.5厘米;花直径约10厘米,鸡冠状附属物表面不整齐。
41
根状茎直径1厘米以下;叶宽1.5厘米以下;花直径6厘米以下;鸡冠状附属物表面平坦。
42
42
叶宽6-12毫米;根状茎不为丝状,无膨大的节;果梗弯曲成90度角。
42
叶宽1-7毫米;根状茎细长,丝状,节处膨大;果梗不弯曲。
43
花茎有4-5个分枝;花白色,直径7-8厘米。
43
花茎有5-12个分枝;花蓝紫色或淡蓝色,直径4.5-5.5厘米。
44
叶在茎上互生,不排成扇状;花淡红紫色。
44
叶于茎顶集生,扇形排列;花蓝紫色、浅蓝色或白色。
45
45
花浅蓝色或白色,直径5-5.5厘米。
45
花蓝紫色,直径7.5-8厘米。
46
植株高达1米;内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圆形,宽约5厘米。
47
46
植株高60厘米以下;内轮花被裂片狭卵形或倒披针形。
48
47
苞片绿色,草质,边缘膜质。
47
苞片银白色,全部膜质。
48
每花茎顶部只生有1朵花。
49
48
每花茎的顶部生有2朵花,少为1朵花。
53
49
内花被裂片向外平展,外花被裂片中脉上的须毛状附属物稀疏。
49
内花被裂片直立,外花被裂片中脉上的须毛状附属物致密。
50
50
植株基部的老叶残留纤维毛发状,向外反卷。
50
植株基部的老叶残留纤维不向外反卷。
51
51
根不分枝,有横纹。
51
根多分枝,无横纹。
52
52
花茎明显的伸出地面;花被管长1.5-2厘米。
52
花茎不伸出地面;花被管长5.5-6厘米。
53
花黄色。
54
53
花蓝色或蓝紫色。
57
54
叶镰刀状弯曲或中部以上略弯曲。
55
54
叶片不弯曲或略弯曲。
56
55
叶鞘部膨大;苞片披针形;果实顶端圆形,喙甚短。
55
叶鞘部不膨大;苞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果实顶端渐尖成长喙。
56
花茎伸出地面,高8-10厘米。
56
花茎不伸出或略伸出地面。
57
叶镰刀形弯曲。
57
叶不弯曲。
58
58
根长,上下近于等粗;植株基部围有大量黄褐色毛发状的老叶残留纤维。
58
根细而短;植株基部围有少量黄褐色毛发状的老叶,残留纤维及膜质的鞘状叶。
59
59
花直径约6厘米;叶宽0.5-1厘米。
59
花直径3.5-4厘米;叶宽2-3毫米。
《中国植物志》第16(1)卷(1985)
0http://blooge.cn/flora/1641.html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