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菊的有益成分含量及其可食用性分析

发表与出版 | 2014-11-01

皇菊的有益成分含量及其可食用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1)
以从江西婺源成功引种到成都平原地区,并通过无公栽培技术而获得的皇菊花为材料,对花朵中的某些有益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测定和探索,同时将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益处进行了一些整理,为人们在对该菊花品种的食用方面提供参考,为该产业开辟新的发展途径而提供依据。检测结果表明,这一菊花中含有黄酮、锌、硒、叶黄素等有益物质,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阅读全文>>

ė2242次浏览

[第一作者]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研究现状

发表与出版 | 2014-09-10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研究现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6)
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为少数民族用药,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岷江蓝雪花标本信息,,对其分类学、花粉学、生态学、栽培学、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阅读全文>>

ė2731次浏览

若尔盖野生地榆在成都地区的性状表现观察

发表与出版 | 2014-08-05
若尔盖野生地榆在成都地区的性状表现观察
南方农业. 2014(22)
对若尔盖野生地榆的实生代在成都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表现进行观察,同时与原产地野生地榆的生长状况作比较,发现其在成都地区比原产地生长周期长、花期长、植株高。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简介了其田间管理技术。

阅读全文>>

ė2374次浏览

AHP评价法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与出版 | 2014-05-20
AHP评价法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5)
[目的]探讨AHP法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初期,运用AHP评价法对6个杂交组合生长周期1年内小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色、出芽时间、鳞茎大小、根系状况这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选组合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与实际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符,尤其是组合“♀浪漫×♂黄金薄荷”、“♀台北小姐×♂浪漫”,它们的杂交后代株型挺拔、花期适中、抗病性强,值得重点关注。[结论]在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选育初期,运用AHP评价法能够在株型、花期和抗病性这几个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筛选,可根据选育要求及早选出表现优良的组合,大大节省了成本并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

阅读全文>>

ė2458次浏览

[通讯作者] 雪灵芝研究进展

发表与出版 | 2013-11-15
雪灵芝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 2013(11)
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系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蚤缀属(Arenari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独特的生物活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使其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对象。综述雪灵芝的分布、化学、药理学、生物学及开发研究进展,并作简单展望。

阅读全文>>

ė2150次浏览

[第一作者] 川西北五种野生药用观赏植物研究利用现状

发表与出版 | 2013-06-15
川西北五种野生药用观赏植物研究利用现状
南方农业. 2013(06)
从植物学特征、药用价值、研究及应用现状3个方面,概述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近年来所关注的五种(紫金莲、地榆、银露梅、太白米、红花绿绒蒿)具有川西北特色的野生药用观赏植物,旨在从药用植物特异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方向探求新的亮点。

阅读全文>>

ė2261次浏览

[编委] 四川大花蕙兰研究

发表与出版 | 2013-05-01
四川大花蕙兰研究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5
ISBN 978-7-5364-7662-2
本书以一系列大花蕙兰科研项目成果为基础,总结了四川大花蕙兰栽培的技术和新品种的选育,展望了四川大花蕙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四川大花蕙兰产业的对策和建议,规范了四川大花蕙兰生产技术规程,填补了四川大花蕙兰研究和工厂化生产的空白。全书分为:大花蕙兰综合栽培技术、大花蕙兰规模化生产、大花蕙兰新品种选育以及新品种的引进和栽培示范、四川大花蕙兰的发展趋势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阅读全文>>

ė2382次浏览

黄秋葵袋泡茶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发表与出版 | 2013-02-10
黄秋葵袋泡茶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3(03)
实验测定了黄秋葵果荚袋泡茶的主要营养成分,重点分析了黄酮、果胶、多糖3项特色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黄秋葵果荚袋泡茶茶水中含黄酮1.9%,果胶22.1%,多糖1.8%,含量是黄秋葵鲜果荚相关营养成分的10倍左右,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茶,黄酮、果胶、多糖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该实验能为深入开发黄秋葵保健茶提供科学依据。

阅读全文>>

ė2303次浏览

[通讯作者] 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应用

发表与出版 | 2013-02-10
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3)
总结了黄秋葵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分布、功能特性,分析了其主要用途及开发方式,以期为黄秋葵的应用提供参考。

阅读全文>>

ė2458次浏览

黄秋葵保健茶加工技术研究

发表与出版 | 2012-11-25
黄秋葵保健茶加工技术研究
河南科技. 2012(22)
为加大黄秋葵的开发利用程度,延伸产业链条,特以黄秋葵为原料研制保健袋泡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易行,且所获产品很好的保留了黄秋葵的主要营养保健成分。

阅读全文>>

ė2547次浏览

Ɣ回顶部